“穆寧好學,善授諸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穆寧好學,善授諸子。家道以嚴稱。事寡姊以悌聞。通達體命,未嘗服藥。每誡諸子曰:吾聞君子之事親,養志為大,直道而已。慎無為諂,吾之志也。貞元十年十月卒,時年七十九。四子:贊、質、員、賞。
贊,字相明,釋褐為濟源主簿。時父寧為和州刺史,以剛直不屈於廉使,遂被誣奏,貶泉州司戶參軍。贊奔赴闕庭,號泣抗訴。詔御史覆問,寧方得雪。詔曰:令子申父之冤,憲臣奉君之命,楚劍不沖於牛斗,秦台自洗於塵埃。由是知名。累遷京兆兵曹參軍、殿中侍御史,轉侍御史,分司東都。
時陝州觀察使盧岳妾裴氏,以有子,岳妻分財不及,訴於官,贊鞫其事。御史中丞盧佋佐之,令深繩裴罪。贊持平不許。宰臣竇參與佋善,參、佋俱持權,怒贊以小事不受指使,遂下贊獄。侍御史杜倫希其意,誣贊受裴之金,鞭其使以成其獄,甚急。贊弟賞,馳詣闕,撾登聞鼓。詔三司使覆理無驗,出為郴州刺史。參敗,征拜刑部郎中。因次對,德宗嘉其才,擢為御史中丞。時裴延齡判度支,以奸巧承恩。屬吏有贓犯,贊鞫理承伏。延齡請曲法出之,贊三執不許,以款狀聞。延齡誣贊不平,貶饒州別駕。丁母憂,再轉虔、常二州刺史。
憲宗即位,拜宣州刺史、御史中丞,充宣歙觀察使,所蒞皆有政聲。永貞元年十一月卒,時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贊與弟質、員、賞以家行人材為搢紳所仰。贊官達,父母尚無恙,家法清嚴。贊兄弟奉指使,笞責如僮僕,贊最孝謹。
10.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釋褐為濟源主簿 釋褐:脫去平民衣服,喻升職
B.詔御史覆問,寧方得雪 覆問:審察訊問
C.訴於官,贊鞫其事 鞫:審問犯人
D.贊三執不許,以款狀聞 款狀:審察情況
11.下列對文章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丁憂。即“守孝”。“丁內艱”,喪制名,指兒子遭母喪或承重孫遭祖母喪;“丁外艱”指兒子遭父喪或承重孫遭祖父喪。
B.孝悌,中國傳統的重要道德規範之一。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
C.縉紳,願意是插笏(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板,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於帶,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縉,也寫作“搢”,插。紳,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D.古代表示官職調動的常用詞有“調”“徙”“改”“轉”“行”“出”“遷”“放”等,其中“出”與“放”均有京官外調做地方官之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穆氏家族治家之道很嚴格,父親穆寧就率先垂範,因侍奉寡居的姐姐很友愛而著名,穆贊是兄弟中最孝順恭謹的。
B.穆贊執法公正,剛正不阿。無論是高官妻子還是大臣屬官犯了法,穆贊都秉持公正,給予懲處,不徇私情。
C.穆氏家族看重親情,穆贊為昭雪父親冤情奔赴朝廷。弟弟穆賞聽說各個穆贊身處險境,形勢危急,就急速趕到朝廷為哥哥擊鼓鳴冤。
D.穆贊治民有方,所到之處都有好的政績。五十八歲去世的時候,朝廷追贈他為工部尚書。
13.把文章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聞君子之事親,養志為大,直道而已。慎無為諂,吾之志也。
(2)時裴延齡判度支,以奸巧承恩。屬吏有贓犯,贊鞫理承伏。
參考答案
10.(3分)A 【解析】釋褐,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
11.(3分)D 【解析】行,指代理或兼任官職。
12.(3分)B 【解析】盧岳的妻子沒有犯罪,只是財產分配不公。
13.(10分)翻譯:
(1)(5分)我聽說君子侍奉雙親,以順承父母的心意最為重要,這只是正直之道而已。謹慎而不做諂諛之事,這才是我的志向。(之、大、直道、無為、判斷句式各1分)
(2)(5分)當時裴延齡兼任“度支”這一掌握財政實權的官職,憑藉奸猾機巧得到皇帝恩寵。他的屬官有貪贓枉法的,穆贊審察案件讓他承認並服罪。(每句1分,整體1分)
參考譯文
穆寧好學,善於教子,治家之道以嚴格著稱。侍奉寡居的姐姐以友愛聞名。靠著胸襟豁達使身心健康,從不依賴服藥。常告誡兒子們說:“我聽說君子侍奉雙親,以順承父母的心意最為重要,這只是正直之道而已,謹慎而不做諂諛之事,這才是我的志向。”穆寧在貞元十年十月去世,去世的時候七十九歲。四個兒子是:穆贊、穆質、穆員、穆賞。
穆贊,字相明,始任官職為濟源主簿。當時穆寧為和州刺史,因為對廉使剛正不阿,於是被誣陷彈劾,貶為泉州司戶參軍。穆贊趕到朝廷,哭號流淚向上申訴。皇帝下令御史審察詢問,穆寧才得以洗刷冤情。皇帝下詔說:“兒子申訴父親的冤情,御史奉國君的命令,就如楚劍不沖於牛斗,秦台自洗於塵埃一樣讓冤情大白。”穆贊也因此得名。經多次升遷任京兆兵曹參軍、殿中侍御史,轉任侍御史,分管東都。
當時陝州觀察使盧岳的小妾裴氏,生養了兒子,盧岳的妻子分發的家財不夠,裴氏就向官府抗訴,穆贊審察這件事。御史中丞盧佋輔佐他,讓他重處裴氏的罪。穆贊堅持公平處理不答應。宰臣竇參與盧佋關係好,竇參與盧佋一起把持政權,憤怒於穆贊因小事不受指使,於是將穆贊下獄。侍御史杜倫了解他們的想法,誣陷穆贊接受了裴氏的錢財,想把他屈打成招,情勢很危急。穆贊的弟弟穆賞,趕到皇宮,為穆贊敲鼓申冤。皇帝下詔三司審察案件,但沒有找到證據,讓穆贊出京擔任郴州刺史。竇參失勢,穆贊被徵召授予刑部郎中的官職。在皇帝訪以政事的輪對中,德宗欣賞穆贊的才華,提拔他為御史中丞。當時裴延齡兼任“度支”這一掌握財政實權的官職,憑藉奸猾機巧得到皇帝恩寵。他的屬官有貪贓枉法的,穆贊審察案件讓他承認並服罪。裴延齡請求枉法讓他的屬官出獄,穆贊多次堅持不答應,並把審察情況匯報朝廷。裴延齡誣陷穆贊不公平,穆贊被貶為饒州別駕。穆贊母親去世,守喪期滿後先後轉任虔、常二州刺史。
憲宗登帝位,授予他宣州刺史、御史中丞的官職,充任宣歙觀察使,所到之處都有好的政績。永貞元年十一月去世,時年五十八,朝廷追贈他為工部尚書。穆贊與弟弟穆質、穆員、穆賞因家風人才被縉紳仰慕。穆贊官運通達,父母也安康無恙,家法清正嚴明。穆贊兄弟聽指揮,犯了錯如對待僮僕一樣被責打,穆贊是最孝順恭謹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穆寧好學,善授諸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穆寧好學,善授諸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