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國中作文>> 初一作文>> 敘事作文>> 那鄉篝火那鄉秋正文

那鄉篝火那鄉秋

作者:永泰城關中學初一(1)班 趙伯罕  (字數:1200字作文)

城關的深秋是溫和的,窗外路邊隨處可見生機勃勃的綠色植物,卻很少看見衰落的枯枝敗葉——這是值得慶幸的,在我看來,那些枯枝是一種傷感與寂寞。我的家鄉就有許多這樣的枯枝。

10歲那年的國慶長假,我們舉家回鄉——官路小住幾日。同去的還有整個大家族中的其他堂兄弟。

記得那時候的太陽雪一般明亮,照著安靜的田野,雖然並不強烈,也給我們這群孩子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使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乾出幾件大事來。“不如辦個篝火晚會吧?”一個年齡較大的堂兄說道。“篝火晚會?”大家一聽全樂了,積極地回響著。我從未親眼見過篝火晚會,但在印象里那是很氣派、很熱鬧的,於是,也跟著樂顛顛地答應了。

想生火就必須得有柴禾,於是我們分工忙碌起來。幾個大孩子在前頭領路,神氣活現地走著,好像率軍打仗的將軍。年幼一點的就小一樣搖搖晃晃,吃力地跟在後面,走走停停也自得其樂。一件原本枯燥乏味的工作被我們給玩成了登山探險遊戲,讓人不得不佩服起這份創意來。

家鄉秋天的野地里,滿是枯蔫的殘枝野草,都躬伏著,顯得垂垂老矣。我盯上了其中的一叢。拔一下,那焦黃的莖馬上伸直了,但沒有斷,仍舊頑固地扎在土裡;我不信,又試了一次,土表下傳出根須斷裂的聲音,它仍不動似乎正跟我較勁;我無力了,卻表現出與它不相上下的倔強,使勁一拽,枯枝“啪”地斷開了。可我也同樣付出了代價——被它那鋒利的邊緣在手上拉了道口子,血汩汩地冒了出來,在灰白色的掌心中勾勒出鮮紅的紋理。“怎么了?”一個堂哥走過來問道。“沒……沒什麼,對了你看這個怎么樣?”我將傷手藏到背後,將那截枯枝遞了過去。堂哥接住,掏出打火機“啪”一點,只見那枯枝燒得飛快,堂哥頓時喜上眉梢——顯然,他沒注意到枯枝邊緣所殘存的血跡。我們終於在黃昏前收集到了足夠的柴禾,回到家時已是灰頭土臉,大汗涔涔。

吃完晚飯,我們趕到院前,開始點火。一次不行,兩次、三次,又失敗了。我們的心開始下沉,只覺得那突如其來的晚風似乎要將升起的希望連同火苗一起吹滅。最後,還是另一位堂兄想出了主意:我們圍成一圈,將“可惡”的風擋在了火堆之外。終於,火生起來了,先是一束火苗,然後到齊腰處,再到一人高……最後,直躥到兩米多高!火光映紅了我們寫滿興奮的臉龐,大家手拉著手,開始圍著火堆或引吭高歌,或放聲大笑,聲遍四野。一抬頭,欲盈欲虧的秋月撒下如水清光,與金色的火光一起將整個故鄉照亮。

那團篝火,一直亮在我的心中。從此,我開始盼望,盼望還能有一次那樣的聚會。多年以後,我才再次回到了當年的庭院,可那裡已冷冷清清,早已物是人非,沒有當年的黨兄弟。我又撿了幾堆乾草,想再生一次火,哪怕只是重溫一下小時候的感覺也好——這一回,我沒有再劃破手了,可乾草上剛冒出點火星,便被風吹熄了。我愣了許久、許久……

●永泰城關中學初一(1)班 趙伯罕

點評:作者以深秋枯枝為索引,導出搜尋柴禾、舉辦篝火晚會的活動過程,文筆細膩,讓人耳目一新;以“那鄉篝火那鄉秋”為主題,與文章相照應,同時文章更巧妙地烘托出了主題。指導老師:溫麗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