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國中作文>> 中考滿分作文>> 中考作文得分點完全解密之二:中心正文

中考作文得分點完全解密之二:中心

作者:不詳  (字數:3000字作文)

1.得分點概述

我們不論寫什麼文章,在下筆之前,總要先考慮寫什麼內容,體現什麼思想。這個過程,就是提煉主題的過程,古人稱之為“立意”。在歷年的中考作文評卷過程中,立意一直是閱卷老師關注的焦點。“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關係到文章的成敗和作文的成績。

綜觀全國各地的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無一不將“立意明確,中心突出”這一要求作為其重要的評判標準,而且它在各地作文評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較大,如安徽省,以本項得分點為主的“內容”一項竟占了全部分值的54.5%;濰坊市占了50%;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的本項得分點與選材,合占全卷的40%。

由此觀之,立意鮮明、新穎、深刻,乃是考場作文成功的關鍵。

2.得分點策略

如何達到上面所說的“鮮明、新穎、深刻”呢?我們不妨採用以下方法與技巧。明題依體凸中心。首先要正確理解題意;其次依據文體明了中心。以寫記敘文為例,可抓住記敘的線索,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這是做到立意明確的先決條件;三要精心選擇能表達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與中心聯繫不緊,就影響中心的明確;四是在文章的關鍵地方,用一兩句話進行議論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畫龍點睛般活脫起來。

化大為小煉主旨。僅以話題作文為例,考生可在析題的基礎上,化大為小,把思維引向深入,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口擬題立意。如對話題“處處留心皆學問”,有一位考生從茶壺泡茶久了,裡面長了“垢”,可泡出的茶卻一天比一天香的現象入手,進行深度思考,最後明白了“只有積年累月長出茶垢的壺,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來”的道理。在具體而生動的記敘中,突出了“處處留心皆學問”的話題要旨。經過這樣的“煉旨”,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籌了。平中見奇出新意。

常見的方法有:

(1)“舊瓶裝新酒”。針對人們習慣了的事物、思想、理念,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見解。

(2)“反彈琵琶”。運用逆向思維,從反面提出自己與傳統和世俗相悖的觀點,以新眼光、新理念來分析事物,評價事物。

(3)聚焦時代。針對社會現實,關注時代熱點,比如對於救助弱勢群體的看法,對環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對材料的獨特體驗、見解、評價等納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發掘出事物內在的思想內容,要把有關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來思考,挖掘出它的社會意義,要善於把事物之間的記憶體聯繫,提煉出深刻的主題。

3.失分會診

(1)由於不用心審題,或對中心與材料的關係把握不準,致使少數文章脫離標靶,不著邊際,或雖不完全脫題,但只與話題打了個“擦邊球”,過於平淡。

(2)因為不會“煉旨”,導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確。主要表現在:全文基本觀點不明朗、不集中,若隱若現,好像是作者不敢明確表態;或筆墨不集中,行文過散;或思路不清晰,前後內容不銜接不緊密。

(3)符合題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點睛之筆,使立意缺乏應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顯表現出一些不合適的觀點。為了刻意求新或者對某一特寫問題不能正確對待,而出現看法偏頗,或情緒偏激,體現在作文中,便是觀點錯誤或態度消極或思想悲觀。這些問題明顯反映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有這些問題,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4.提升要訣

秘訣一:抓住“正確”不放。考場立意,決不站在個人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而要符合生活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出積極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訣二:縱向深入開掘。學會縱向思考,採用層層推進的方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多問幾個“為什麼”、“怎么辦”,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深透。

秘訣三:融旨於物托志。適用於散文、記敘文的寫作,是指藉助於某種事物來表現文章的主旨,通過對平凡事物的精雕細刻來顯示深遠的寓意。如某考生的《興趣》一文,借花抒情,圍繞“桂花”展開描寫,表達自己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主題深刻。

【考題回放】

1.(原材料略)以“生命的芳香”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600字。(2005•江蘇南通)

2.(原材料略)以“助跑線”為話題,自擬題目,選擇你得心應手的文體,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若寫成詩歌,不得少於20行),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05•陝西)

3.以“掌聲又響起來”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思想健康,寫出真情實感;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於600字;⑤不得抄襲。 (2005•江蘇宿遷)

【作文展台】

1.失誤文剖析

生命的芳香(二類文)

蝶的絢麗以及它飛舞的飄逸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蠶變蝶的那一刻呢?

成蝶之前,蠶在繭里被裹著,為了實現飛翔的夢和擁有那矯建絢麗的翅膀,它們必須破繭而出。破繭而出的過程是痛苦的,有多少蠶經受不了這個過程都死在了繭里。但這個過程又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過程是使蠶升華到蝶的梯子,假設有誰不忍目睹蠶破繭而出時的苦苦掙扎,而把它的繭剪開使那蠶舒服地出來,那么那隻蝶永遠飛不上藍天,只有抱著那皺縮的翅膀在地E苟延殘喘。因為它沒有經歷那使它升華的梯子。

(此處若加一句:“破繭成蝶說明磨難是使物升華的階梯,正是磨難造就了蝶的飛翔之夢。”就會加強事例對觀點的支撐力。)

[編友提示:“蠶破繭成蠑”這一表述不周,蠶結繭變蛹。蛹又變蛾,而非蝶,屬知識性錯誤。毛蟲變蝶,桑蠶變蛾,可選其一。]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主席的一首詠梅詞寫出了梅的高尚品質和堅忍的風格。梅是臘月開放,臘月風雪交加,氣候惡劣,那時百花早已凋謝,風雪中只有那一枝梅花挺立著,任憑自己的幽香飄向四方。,

梅的這種風格正是暴風雪塑造出來的,只有在風雪的吹打下,梅才能逐漸形成抗擊風雪的軀幹,只有在風雪的吹打下,梅才能綻放出那幽香的花朵。

(此處若加一句:“風雪中那一枝綻放的梅花說明磨難是造就堅忍和芳香的使者。”效果自然會不同。)人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已有二百多萬年了,據說在環境惡劣的時候,地球上僅剩下兩千多人。但後來人類在更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並不斷地發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磨難!磨難造就了這個偉大的群體,磨難促使人不斷地進化和發展,磨難使人類適應了這個多變的世界。

人類的進化說明磨難是生物進化的條件。

朋友,生活中的挫折可能常常侵襲你,別怕,只有經歷它的洗禮你才能更成熟,只有經歷了它你才能進步。

(結尾改為下面一段怎么樣?“蝶飄逸地飛翔、梅在風雪中散發芳香都是艱難困苦磨鍊的,人也是這樣,只有經歷它才能進步,不是么?風雨後才能出現彩虹……”)

【失分會診】

得分點:作者“沉思”的內容十分廣泛,由物到人,共選取了三個材料,兩個物,一個人,物人結合,共同揭示同一主題。三個材料用分章寫作的方式組合起來,三個小標題簡單醒目,意蘊深刻,加在一起正好是大標題,有獨到的創意。

失分點:文章最大的失誤就在於每個章節之間的中心不很突出,前兩節的最後應該有一句簡短的揭示主旨的話。結尾段也應再次呼應開頭、突出中心。

提升點:文章最大的失誤就在於每個章節之間的中心不很突出,前兩節的最後加上一句點明中心的話(參見夾批),就會躋身一類文的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