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變化

我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伴隨改革開發的就是高考制度的恢復。就在那一年冬天,關閉長達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門終於重新打開。那年的高考,猶如中國大地上的一聲春雷,改變了整整一代人的命運,整個國家也開始有了新的活力。現在看來,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種規模擴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選拔方式,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但對於30年前的千百萬的知識青年而言,高考不啻於一場命運攸關的鏖戰。是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是高考,寫了我嶄新的人生目標。沒有改革開放,迎接我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和我的祖祖輩輩一樣從事農業生產,是改革開放,讓我這個農家子弟也能進大學讀書

1979年,我步入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行列。面對這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我白天下地乾農活,晚上專心埋頭於書本,參加完高考,我感到並不理想。當年高考,不像現在出了考場就有標準答案,供你進行比對估分,考得怎么樣,完全憑自己的感覺去揣度。等待的心情至今難忘,最終我接到了師專的錄取通知書,我終於擠過了獨木橋,搭上了最後一班車。經過2年的學習。我順利畢業並走上講台,從學生、農民轉變成了光榮的人民教師。

那時的教學條件非常落後,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是我上課十幾年的“三大件”。上課都要在黑板上反反覆覆寫字,不夠寫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寫,一堂課下來,嘴裡、頭髮上、衣服上沾滿了一層白白的粉筆灰。很多老師的手指都被粉筆燒出了裂口,那時,哪裡能想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上課居然用起了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只需滑鼠輕輕一點,資料應有盡有。從粉筆加黑板到幻燈片、錄音機,再到實物投影儀、多媒體,30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開始走進學校,走進教室。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

除了工作條件的巨變,我們人民教師的待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每月的工資只有32。9元。進入90年代,改革的成果開始在我的工資中顯現出來:從100多元到200多元,從200多元到500多元,基本上每一年都會有新的變化。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的工資也水漲船高,第一次突破了800元的底線,讓我也成了一個光榮的納稅人,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也添磚加瓦了。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5年的工資套改,我的工資第一次突破了1000元的大關,國家也相應修改了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從800元提高到了1600元,2008年3月1日又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隨著工資的增長,購買家用電器不用再勒緊褲腰帶了,家用電器也開始了鳥槍換大炮:錄音機換成了VCD;黑白電視機換成了二十九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冰櫃、電熱水器等也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位。

2007年,又到一年高考時這次的主角是我的兒子。高考作文題是行走在消逝中,我不由得思緒萬千。在中國,高考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在那個年代真的是千真萬確的。而30年後的今天,對高考的無比激動已悄然消逝,我們的孩子學習條件無比優越,各種知識及素質培訓層出不窮,個性空間得到了充分發揮。我發現我兒子和我當年高考時的心態相比,少了一份激動,多了一份平靜。高考的不同心態,折射出了30年來高考發生的諸多變遷。而最深的是錄取比例的變化;1977年,高考報考人數570萬人,錄取比例為29:1;2007年,高校計畫招生567萬,與30年前報考人數極其相近,錄取比例則達到了2:1。

改革開放30年,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對於我來說,是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學習、成長、工作,我想起了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里的一句話:“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30年前的少年如今已是各行各業的棟樑之才。只要我們把握機遇,就能成就亮麗的人生。“乘風破浪終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想這句話,可以說是對中國30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長足進步的一個完美註解。

 

談教育變化_談教育變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