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天籟

漸漸地,我對輕音樂也產生了興趣,對流行歌曲的狂熱也降了許多。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走向成熟的標誌,但我知道許多人是由輕音樂進入了成年時代的。在我看來,輕音樂來得要比一切都安靜。每個音符都是琴弦微震後的餘音,都是空山中不經意的鳥鳴,都是細飄入湖裡的微吟。

也許就是這種安靜吧,才使我對輕音樂有了幾分愛意。我是個愛思考的人,什麼事情都想深入地研究,而思考最忌的也就是嘈雜了。安靜,讓朱自清在荷塘的那來回一趟留下了不朽名篇《荷塘月色》;安靜,讓盧梭在瓦爾登湖畔上道出了深邃的哲理。淡泊寧靜,總覺得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境界。我象古人一樣,對淡泊寧靜有永遠的嚮往。那不是“死”靜,是有流水,有鳥鳴,有猿嘯的安靜。姑蘇山寺的鐘聲是否靜得催人入睡呢?雨打芭蕉式的安靜畢竟太寂寞,太寒冷了,我也不喜歡。

輕音樂總讓人心不在焉。我總會被輕音樂帶往陌生的地方。

來到了一個站台上,人潮滾滾。一個年邁的老人蹣跚地走下鐵道去,又攀上那邊去。最後拿來了一兜橘子。喔,這就是朱自清父親的背影吧。背影是黑色的,父愛也是暗淡的,難以察覺。它總愛在體貼之後耍幾分大男人脾氣,在平靜過後來一點 * 。父親如山般沉穩的愛,就喜歡悄無聲息地滑過,有時安靜地甚至被人所忽略。直到回頭一眸,仔細想想,才知道已經失去,後悔莫及。

人事倥惚,一轉眼什麼都隨風而去了。昔日西子的濃妝淡抹總相宜,也隨著朵的凋謝而殘敗了。繁華的梁園,終究鴉雀成群。古道瘦馬,越走越老,也在暗示著物是人非的無奈吧?遊子的初行,告別了幼時的夥伴,告別了家中慈母,告別了門前庭院,幾十年後回來,一切都無影無蹤了。李白更甚,一去不復還。蘇軾更悲,在歸途中拂手而去。即使回來了,又能快樂嗎?一切都已陌生,一切都拒絕了自己,不如不回。

“台州市空空的,天地間仿佛只有他們母子四人。”朱自清這句肺腑之言我一直不能忘記。那等候在門前的母子四人,讓整個台州都空無一人,是多么強大的動力。生活壓力是必然有的,若有這母子四人,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繼續前走,就是家了。

猛然醒過來,覺得自己老了許多。照照鏡子,還好,我還是我,什麼都還在。在心上蜿蜒流淌著的天籟之音告訴我希望還在。

 

聆聽天籟_聆聽天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