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 永遠的“快哉”之地——訪台北林語堂故居正文

永遠的“快哉”之地——訪台北林語堂故居

作者:吳青  (字數:1800字作文)

去年初冬去了趟台北,專程探訪了著名文學家林語堂先生的故居。據了解,故居里的建築是林語堂先生親自“操刀”設計的,他生前最後十年就在這裡度過。令我好奇的是,林語堂先生逝世後也安葬在這座面積不足一畝的園子裡。生死同處一地,該是一種怎樣的景致?林語堂先生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居所定為最後的歸屬地?這是我此行最想探究的。

林語堂故居位於台北陽明山半山腰。故居主體建築以中式四合院為架構,卻糅合了南歐的設計取向,既講究現代修飾,又不失田園風味,整個庭院顯得敞亮靈動、柔美靜謐、典雅精緻。漫步在這座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的宅院,能夠清晰感受到林語堂融貫中西的美學趣味和作為“生活家”的人生態度。

那天接待我的是故居管理負責人張英明先生。張先生溫和儒雅、風趣健談。可能是難得見到大陸客像我這樣一人獨自前來,估摸我也是個仰慕林語堂的冬粉,張先生對我特別熱情,沿著房、臥室、客廳、餐廳、陽台,親自逐一解說其中的展示內容,並解答我的所有好奇和疑問。

當我們來到陽台下面的後園,我見到了別致的一處:墓地。這裡綠樹蔥鬱,芳草萋萋,一塊西式墓碑橫躺在草地上,墓誌里並沒有像他生前開玩笑時講的那樣,寫上“此人煙氣甚重”,只鐫刻著錢穆先生書寫的“林語堂先生之墓”七個大字。一棵遒勁挺拔的“肯氏南洋杉”靜靜地守候在墓旁。

張先生介紹說,1976年3月26日,林語堂先生在香港病逝,依其遺囑,他和一本聖經、一支菸斗一起安葬於此。這後院曾經是先生休閒散步、觀木賞花、養雞種菜的地方;而墓地上方則是他每天都要光顧的寬大陽台。現在,他長眠於此,與其鍾愛的這所房子永遠相伴。

站在林語堂墓碑前,我久久尋思。

生前就確定好自己的安葬地,一般來說,這個地方肯定是自己最為中意的“風水寶地”。林語堂先生把自己的居所定為最後的歸屬地,卻不免有些驚世駭俗。按中國人的傳統理念,墓地充滿淒涼、落寞、蕭瑟的意象,大都被安置在荒郊野嶺,遠離人們的視線。而在西方人看來,墓地是人間離上帝和天堂最近的所在,充滿靜穆、神聖、敞亮的意象,因而墓地和教堂、公園一樣被視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總能和諧地處於生活環境之中。林語堂先生對自己最終歸屬的這種不同尋常的選擇,不僅說明他對陽明山“永福里”這個地方、對這座由自己親自設計並在此“快哉”多年的院子極其喜好,也折射出他貫穿一生的“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摯愛故國不泥古,樂享生活不流俗”的文化理念和獨特情懷。

林語堂先生落根“永福里”,是有其機緣和深意的。他出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並在那裡度過童年,家鄉的山水給他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記。1936年,41歲的林語堂赴美國,一住30年。這期間,他“寧願月月付房租,不肯去買一幢房子”,因為美國“不是落根的地方”。進入晚年,故鄉的山水讓他深深懷想。他說“家鄉的景色,是我在紐約生活時所夢寐不忘的。”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他再也沒有回到過大陸的故里。1966年,台灣發起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呼籲海外著名文化學者到台灣定居,延續厚積中華文明成果。71歲的林語堂回到台北。

為表對名士的尊重禮遇,台灣當局要為林語堂修建一座庭院,並由他自行定址、自行設計。林語堂把地點選在陽明山半山腰這個叫“永福里”的地方。這個地名,是因當年遷台的福建人聚落而來,有“永遠的福建”之意。在這裡能聽到親切的閩南話,可以聊寄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這是林語堂先生中意此地的重要原因。

永福里東靠陽明山,西望觀音山、淡水河,下瞰綠色掩映中的台北天母;四周林木蔥鬱,原野開闊,取境清幽。關鍵是,這裡的地貌和景色還很像他的故鄉。在外漂泊幾十年的遊子,古稀之年終於在與故鄉隔海相望的這座山上找到了理想的“落根”之處。

據他的二女兒林太乙說,在台灣的歲月,是林語堂先生最愜意的時光。“快哉”二字,是他表達愉悅心情最常用的辭彙,也是他生活的至高目標。在陽明山麓住所,他讀書寫作、會客聊天,享受田園風光。他曾寫下《來台後二十四快事》:“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賃居山上,聽見隔壁婦人以不乾不淨的閩南語罵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卻懂。不亦快哉!”每一件“快事”都很簡單,卻是一種難以達到的精神境界。

臨走前,我再一次來到與客廳相連的陽台,想像著當年的情景:夜色降臨,主人坐在舒適的藤椅上,銜著菸斗,遠眺觀音山和淡水河,“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里,下面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也許,就是在某個舒適的黃昏、在這陽台上、在“快哉”的思緒中,他決定要將靈魂託付於此,豈不永遠“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