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思義

見得思義就是把利益放進道義這個價值尺度中檢驗,看自己是否有理由得到,並由此做出選擇

合理的利益就是好利益,是正價值,應該獲取,反之就是壞利益,是負價值,必須拋棄。利益對於人的意義,要由道義來評判。

見得思義_見得思義作文

春秋時期,晉國旁邊有個叫仇繇的小國,晉國想吞併它,但苦於道路狹窄,戰車無法通行,於是就鑄造一口大鐘給仇繇,但這口大鐘非常大,要用兩輛車拉,為了得到這個大鐘,仇繇國君就命人開山劈路,晉國的大軍就尾隨送大鐘的車隊進攻了仇繇,其結果仇繇滅亡。

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計之一,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晉國旁邊有虞國和虢國,晉獻公想吞併周邊這兩個小國。而虞國和虢國唇齒相依,關係密切,唇亡齒寒,如果出兵虢國,虞國必定會施以援手,晉國能否頂得住兩國聯手,是個大問題,於是晉獻公拿出“屈產之乘”和“垂棘之壁”兩件稀世之寶,送給虞君,虞君見利忘義,借道給了晉國。晉國滅了虢國後,反過來把虞國滅掉,虞君既丟了稀世之寶,更丟了江山,悔不當初。

回首當下,不是也有人利益薰心,忘記了道義,忘記了法律的尊嚴,最後成為階下囚的嗎?

可見,面對利益,見得不思義,一定吃大虧。不想一想是否應該得到它,沒有不上當的。這種例子以前有,現在有,將來一定有,所以,切記,見得須思義。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7 19:29:10
見得思義_見得思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