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清流梧地中秋潑水習俗

每年皓月臨空的中秋之夜,清流梧地承繼先祖特有的潑水節習俗,以潑水歡度中秋。這夜,全村人歡聚一處相互潑水,旨在“迎吉祥,去污穢”,此習俗世代承傳,至今依然。

地處海拔1019米騰雲嶂下的吾地村,原稱蘇洋,只有寥寥數戶人家,稱之為“吾李氏開闢之地”。歷經許多年的開拓,擴建房舍,人丁繁盛,形成一個艷美村莊,又有梧桐樹漫布山間,於是改稱梧地,為一脈血緣李姓棲居之地。村後有四株織成聯體的樟樹枝繁葉茂,翹指藍天。樹下常有老虎出沒,甚而闖入村中叼豬啃牛,也潛藏猴、熊、山豬鬧歡山野。村人世代以耕田為業,四周大山聳峙,群峰羅列、山嶺相接、古木參天,織成天然的綠色屏障。

梧地先祖從四川輾轉入閩,歷盡艱辛,方擇居在此肇基立業。進村這天恰逢八月十五中秋節,正是隴西一帶的潑水節,先祖豪興之餘,才放下行囊,搭起鍋社,吃完團圓飯,舉家以潑水取樂,並立下族規,定這天為潑水節,由子孫世代承襲。

騰雲嶂北有一峽谷叫四方竹寨。峽谷深處生長特有的四方竹,人們喜歡砍其竹做拐杖。凡經此處登山的人都要砍上一根。之後,村中規定,未到60歲以上的人不許砍用四方竹作拐杖,以保護四方竹的生存和發展。清道光年間還在竹林下建四八庵。至今四方竹還搖曳山間。村前水口處有個小湖,最大的湖面闊2.5畝,湖波漾綠,水平如鏡,湖畔建有西湖橋,還有全縣唯一的石砌海會塔。

“八月十五喜洋洋,潑水洗垢迎吉祥”,這是梧地潑水節的真實寫照。客走他鄉的人最重要的是除病祛災,確保強健的身體,才能在艱難曲折的生活之路,抵達生命的彼岸,潑水節便是村人的祈願。

每年八月中秋節,當村東頭高拱山峰明月冉冉升起之時,村中男女老少喜氣洋洋的手持射筒來到新公廟門前集中,熱鬧之至。當主事人宣告潑水節開始時,大夥擁入廟內焚香、朝拜,爾後將射筒之水對準端坐的佛祖臉龐射去,為佛祖洗臉淨身。走出廟門之後,射筒便向四處散射,每個參與者渾身濕漉漉,喜地歡天,樂趣無比。

梧地潑水不像別處用臉盆一盆盆地潑,而是用蓄滿水的射筒射。射筒為竹製,將竹裁成一筒,留節的空心竹筒作管,可盛水三兩斤,節的一頭鑽幾個小孔,再用木棍作個心軸,用棉絮或布綑紮在心軸,最頂端一頭為活塞,將活塞塞進竹筒來回抽動,即可射出筒中之水,射程達三五米。不論射向老人或女子都是其樂陶陶。倘若射中有當年剛結婚的女子,尤令人注目,即使躲在閨室,房門關得緊緊,窗戶遮得嚴實,人們選準目標,便將射筒向她的房門縫隙直射,直至新娘笑顏綻放、打開房門,向射水者深表謝意,人們才轉向又一個戰場。只見飛濺的水柱與明月交相輝映,笑聲迭起,響徹山村,歡騰的夜空充滿和諧、團結、親情、友善的歡樂,直至夜深,才穿著水濕的衣衫興盡而歸。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9 18:29:09
清流梧地中秋潑水習俗_清流梧地中秋潑水習俗作文0

李升寶相關文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