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岩之游

每逢國慶的時候,總會有一道雷打不動的作業――綜合實踐。這不,春去秋來,一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新一次的綜合實踐作業又如期而至。

這一次的主題是“走進福清名勝古蹟”,經過分組,我和兩位同學組成了一個小分隊,三個臭皮匠整裝待發,向目的地――福清彌勒岩進發。

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急馳而行,大約十五分鐘,我們就到了彌勒岩景區,媽媽諄諄叮嚀道:“我在外面等你們,你們要照顧好彼此……”我們的心早就飛走了,一邊漫不經心地應著,一邊歡快地跑開,好不容易避開了家長的管束,我們頓時像出了籠的鳥兒――自由自在。一進入景區,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佛像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賞完佛像,我們繼續往前走,一會兒看看花草,一會兒在一起談天說地,但手中的照相機絲毫沒有歇息,忙著把有意義的東西拍下來。

到了半山腰,路突然就變得十分難走。凹凸不平且非常兇險,我們小心謹慎地移動腳步,有時還要搬動一些石塊鋪上,經過一段“艱難”的跋涉,我們終於看到了平整的石階,我靈活地躥了上去,一手支撐著牆,一手抓過同伴的手,把他們攙扶了上來,這時,我無意間發現牆上有隱隱的刻字,連忙先下手為強,把它拍攝下來。後來,我們逐漸發現,大多數的牆壁上都有一些龍飛鳳舞的刻字,於是我們的相機像開了閘的壩頭一發而不可收,照片庫相滿為患。

到了一個轉口處,我們面臨著一個大抉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一個說左,一個說右,針鋒向對,互不相讓,我連忙充當合事佬:“先試試左邊吧,”這才平息了一場“戰爭”。可事實證明,這是條錯誤的選擇,我們走入了一條“歧路”,只好原路返回。誰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又陸續遇上了讓人費腦筋的選擇,可想而知,我們數次迷路,三個臭皮匠再也不敢大意失荊州,仔細推敲,反覆判斷,終於在一個路的分岔口,我們看到了一座廟,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快步向廟裡跑去,幸運的是,居然有一位僧人聽說了我們的來意,竟與我們介紹起彌勒岩的歷史文化和傳說典故:彌勒石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經國家文物局認定,彌勒石佛是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佛像,1996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岩山有岩洞千姿百態,山上更有宋、元、明、清歷代許多名人摩崖石刻約100多處;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曾駐軍於此,留下了許多抗倭的歷史印記,明朝宰相葉向高曾在此讀書,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最後,我們留影紀念,揮手告別。在僧人的指引下,我們順利來到了山腳下,要回家了,大家依依不捨地望著“彌勒岩”這三個大字,直到汽車啟程了,仍不時回望著。

經過這一次刻骨銘心的實踐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如果不是深入到山的深處,我們是無法了解到彌勒岩這么多的歷史文化,無法體會到旅行當中團結的力量和信心的重要性。或許在以後的人生中,我們也將像面臨岔口一樣面臨許多的果決選擇,或許也將一次次走入回頭路,重要的是,我們要不失信心,相信總是雲開霧散的時候;或許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也像橫亘在面前崎嶇不平的山路一樣,要我們互相牽著手,走過坎坎坷坷,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相處的時光,友情的可貴;或許就像我們走過的彌勒岩一樣,即使到了山的深處,仍然還有許多未知的事物,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滿足於現狀,要知道,前方還有更多的故事正在向我們招手。

指導老師:莊

2012-06-21 19:53:22
彌勒岩之游_彌勒岩之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