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
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
不見津頭艇子,望絕南飛翼。
雲梁千尺。
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
瓜果幾度淒涼,寂寞羅池客。
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
今夕何夕。
杯殘月墮,但耿銀河漫天碧。

詩詞問答

問: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作者是誰?答:吳文英
問: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六么令·夷則宮七夕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注釋

婺:一本作“嫠”。
漫:一本作“浸”。

詩文賞析

“六么令”,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王灼《碧雞漫志》說:“此曲拍無過六字者,故曰六么。”又名《綠腰》、《樂世》、《錄要》。雙調,九十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韻,下片九句五仄韻。

“七夕”,這是夢窗借七夕牛郎織女鵲橋會的神話傳說,以悼念杭州的亡妾。

“露蛩”兩句,寫秋景。言園中的蟋蟀正在“句句”地鳴唱著,紡織娘也在歡叫著“織、織”,它們恰似在催促織女趕快結束織錦,可以儘早去天河畔與牛郎相會。“婺星”兩句。 “婺星”,本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女宿;即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其中三顆屬寶瓶座。這裡借指織女星。此言天孫織女為情所累,就懶於織錦,而長久地佇立在天河畔,盼望與牛郎相會。兩句直接切入民間傳說,以織女象徵杭妾的在天之靈。“不見”兩句。言但是她只能在天河邊徘徊苦盼,因為沒有船隻可以渡她過河,也沒有鴻雁飛臨傳遞來牛郎的信息。天地殊途無會面之期矣。“雲梁”三句,又述神話傳說。言織女終於等到了七夕之晚,在雲霧瀰漫的天河上有群鵲趕來搭起了一座千尺鵲橋,了卻了織女與牛郎的一年一度的這點相思情。只可惜相會的時光一瞬即過,再回首,這甜蜜的鵲橋會又將要苦候一年光陰啊。上片從“七夕”生髮開來,再敘了民間中這個美麗感人的神話故事。但牛郎、織女的生別離,尚有一年一度的鵲橋會,可以聊解他們的相思苦;而詞人與其亡妾卻是再無見面之時的死別也。因此,詞人對七夕的傳說還是感到非常的欽羨。

“那知”兩句,承上啟下,專敘“乞巧”。“乞巧”,據《荊楚歲時記》:“(古時婦女七月七日夜)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黃銅)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此言天上的織女其實極想和牛郎長相廝守,不再分離的,但始終想不出用什麼辦法去改變王母娘娘的這個殘酷決定——每年僅能相聚一夜。雖然如此,人世間仍舊有眾多的小女子奉她為智慧女神,所以都在各自的閨樓上供起瓜果向織女乞求給她們增加智慧。“瓜果”兩句,譏笑眾女的自私。詞人說:你們哪裡知道今天晚上正是織女牛郎唯一能相聚在一起的大好時光,如果織女一旦真的被你們邀請下來,那末豈不是要使牛郎感到孤單寂寞嗎?詞人本著“己所不欲,不施於人”的仁者想法,特地為牛郎織女倆構想,所以他希望乞巧者要知趣一些,否則只會自討沒趣的。“瓜果幾度淒涼”是說:那織女自顧不暇,怎能為了這點瓜果而抽出時間來賜給你們智慧呢?“人事”兩句。“金釵擘”,“擘”,即剖。這是引神話傳說中,王母用頭上金釵在織女與牛郎之間一剖,就劃出了一條天河,生生將他們倆隔在河的兩邊。也借喻世事往往循環往復,“牛郎織女”畢竟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神話故事,不可能有人真的看見過用一枚金釵就可以剖出滔滔天河。“今夕”三句,重申題旨。詞人問:今天晚上是什麼日子?他明知今天是“七夕”,但是偏設此一問,重在提醒眾人不要忘記,天上的牛郎織女只有今天一晚上可以相會。所以說人世間在“乞巧”之後,到了月亮西墮就要收拾掉殘杯結束了。但是我擔心,天上的銀河又將會毫不容情地將織女與牛郎這兩個有情人分隔在兩邊啊。下片由天上一年一度的相會之艱難,聯想到地上“乞巧”的煞風景。既點題,又作了更深一層的發揮。“寂寞羅池客”,又可以看成是詞人自我形象的寫照。由於杭妾已經仙逝,所以說天上兩星尚有今夕相會之期,而自己惟有酒冷人單孤苦度日而已。

標籤:七夕節悼亡神話

詩詞推薦

  •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

    賀鑄宋代〕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七夕二首·其一

    德容明代〕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壬申七夕

    李商隱唐代〕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 洛神賦

    曹植魏晉〕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 思佳客·迷蝶無蹤曉夢沉

    吳文英宋代〕迷蝶無蹤曉夢沉。寒香深閉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樓前柳淺深。愁自遣,酒孤斟。一簾芳景燕同吟。杏花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 富少七夕為友人賦

    趙以夫宋代〕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沈沈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閒愁千縷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

    納蘭性德清代〕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夢微之

    白居易唐代〕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別房太尉墓

    杜甫唐代〕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近淚無乾土,低空有斷雲。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飛龍引二首·其二

    李白唐代〕鼎湖流水清且閒,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後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造天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七夕

    徐凝唐代〕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夸父逐日

    佚名先秦〕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夫人賦

    劉徹兩漢〕美連娟以修嫭兮,命樔絕而不長。飾新官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慘鬱郁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釋輿馬于山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李清照宋代〕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

    納蘭性德清代〕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迢迢牽牛星

    佚名兩漢〕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
  •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納蘭性德清代〕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
  • 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陳師道宋代〕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有聲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

    吳文英宋代〕湖山經醉慣。漬春衫、啼痕酒痕無限。又客長安,嘆斷襟零袂,涴塵誰浣。紫曲門荒,沿敗井、風搖青蔓。對語東
六么令·夷則宮七夕原文_六么令·夷則宮七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