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飲中八仙歌原文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詩詞問答

問:飲中八仙歌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飲中八仙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飲中八仙歌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賀知章酒後騎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璡飲酒三斗以後才去覲見天子。路上碰到裝載酒麴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相李适為之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乾乾淨淨。
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注釋
知章:即賀知章,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官至秘書監。性曠放縱誕,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他在長安一見李白,便稱他為“謫仙人”,解所佩金龜換酒痛飲。這兩句寫賀知章醉後騎馬,搖搖晃晃,像乘船一樣。醉眼昏花,跌落井中睡著了。
汝陽:汝陽王李璡,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見天子。此謂李痛飲後才入朝。麴車,酒車。
移封:改換封地。
酒泉:郡名,在今甘肅酒泉縣。傳說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寶元年(742年)八月為左丞相,天寶五年(746年)四月,為李林甫排擠罷相。
長鯨:鯨魚。古人以為鯨魚能吸百川之水,故用來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
銜杯:貪酒。聖:酒的代稱。
宗之:崔宗之,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襲父封為齊國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觴:大酒杯。
白眼:晉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視俗人。
玉樹臨風:崔宗之風姿秀美,故以玉樹為喻。
蘇晉:開元進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長齋:長期齋戒。
繡佛:畫的佛像。
逃禪:這裡指不守佛門戒律。佛教戒飲酒。蘇晉長齋信佛,卻嗜酒,故曰“逃禪”。
李白:以豪飲聞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詩興。
張旭:吳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善草書,時人稱為“草聖”。
脫帽露頂:寫張旭狂放不羈的醉態。據說張旭每當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筆揮灑,甚至以頭濡墨而書。醒後自視手跡,以為神異,不可復得。世稱“張顛”。
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聞名,事跡不詳。
卓然:神采煥發的樣子。

詩文賞析

《飲中八仙歌》是一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詩人以洗鍊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將他們寫進一首詩里,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

八仙中首先出現的是賀知章。他是其中資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個。在長安,他曾“解金龜換酒為樂”(李白《對酒憶賀監序》)。詩中說他喝醉酒後,騎馬的姿態就象乘船那樣搖來晃去,醉眼朦朧,眼花繚亂,跌進井裡竟會在井裡熟睡不醒。相傳“阮鹹嘗醉,騎馬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杜臆》卷一)。杜甫活用這一典故,用誇張手法描摹賀知章酒後騎馬的醉態與醉意,瀰漫著一種諧謔滑稽與歡快的情調,惟妙惟肖地表現了他曠達縱逸的性格特徵。

其次出現的人物是汝陽王李璡。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寵極一時,所謂“主恩視遇頻”,“倍比骨肉親”(杜甫《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因此,他敢於飲酒三斗才上朝拜見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與眾不同,路上看到麴車(即酒車)竟然流起口水來,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遷到酒泉(今屬甘肅)去。相傳那裡“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見《三秦記》)。唐代,皇親國戚,貴族勛臣有資格襲領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璡才會勾起“移封”的念頭,其他人是不會這樣想入非非的。詩人就抓著李璡出身皇族這一特點,細膩地描摹他的享樂心理與醉態,下筆真實而有分寸。

接著出現的是李适之。他於742年(天寶元年),代牛仙客為左丞相,雅好賓客,夜則燕賞,飲酒日費萬錢,豪飲的酒量有如鯨魚吞吐百川之水,一語點出他的豪華奢侈。然而好景不長,開寶五載適之為李林甫排擠,罷相後,在家與親友會飲,雖酒興未減,卻不免牢騷滿腹,賦詩道:“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舊唐書。李适之傳》)“銜杯樂聖稱避賢”即化用李适之詩句。“樂聖”即喜喝清酒,“避賢”,即不喝濁酒。結合他罷相的事實看,“避賢”語意雙關,有諷刺李林甫的意味。這裡抓住權位的得失這一個重要方面刻畫人物性格,精心描繪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內容,很耐人尋味。

三個顯貴人物展現後,跟著出現的是兩個瀟灑的名士崔宗之和蘇晉。崔宗之,是一個倜儻灑脫,少年英俊的風流人物。他豪飲時,高舉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無人。喝醉後,宛如玉樹迎風搖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樹臨風”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瀟灑醉態,很有韻味。接著寫蘇晉。司馬遷寫《史記》擅長以矛盾衝突的情節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於抓住矛盾的行為描寫人物的性格特徵。蘇晉一面耽禪,長期齋戒,一面又嗜飲,經常醉酒,處於“齋”與“醉”的矛盾鬥爭中,但結果往往是“酒”戰勝“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愛逃禪”了。短短兩句詩,幽默地表現了蘇晉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縱而無所顧忌的性格特點。

以上五個次要人物展現後,中心人物隆重出場了。

詩酒同李白結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也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興酣落筆搖五嶽”(《江上吟》)。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習以為常,不足為奇。“天子呼來不上船”這一句,頓時使李白的形象變得高大奇偉了。李白醉後,更加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么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強烈地表現出李白不畏權貴的性格。“天子呼來不上船”,雖未必是事實,卻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藝術真實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摯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質方面並加以浪漫主義的誇張,將李白塑造成這樣一個桀驁不馴,豪放縱逸,傲視封建王侯的藝術形象。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備,煥發著美的理想光輝,令人難忘。這正是千百年來人民所喜愛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個和李白比肩出現的重要人物是張旭。他“善草書,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杜臆》卷一)。當時人稱“草聖”。張旭三杯酒醉後,豪情奔放,絕妙的草書就會從他筆下流出。他無視權貴的威嚴,在顯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脫下帽子,露出頭頂,奮筆疾書,自由揮灑,筆走龍蛇,字跡如雲煙般舒捲自如。“脫帽露頂王公前”,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禮儀!它酣暢地表現了張旭狂放不羈,傲世獨立的性格特徵。

歌中殿後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澤謠》中稱焦遂為布衣,可見他是個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後方有醉意,那時他更顯得神情卓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驚動了席間在座的人。詩里刻畫焦遂的性格特徵,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論辯口才,用筆精確、謹嚴。

《八仙歌》的情調幽默諧謔,色彩明麗,旋律輕快。在音韻上,一韻到底,一氣呵成,是一首嚴密完整的歌行。在結構上,每個人物自成一章,八個人物主次分明,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彼此襯托映照,有如一座群體圓雕,藝術上確有獨創性。正如王嗣奭所說:“此創格,前無所因。”它在古典詩歌中的確是別開生面之作。

詩詞推薦

  • 秋思贈遠二首

    王涯唐代〕當年只自守空帷,夢裡關山覺別離。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厭攀楊柳臨清閣,閒采芙蕖傍碧潭。走馬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佚名先秦〕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
  • 白馬篇

    曹植魏晉〕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
  • 章台柳·寄柳氏

    韓翃唐代〕章台柳,章台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
  • 蠶婦

    來鵠唐代〕曉夕採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閒身。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裡人。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尹煥宋代〕末轉清商,溪聲共夕涼。緩傳杯、催喚紅妝。慢綰烏雲新浴罷,裙拂地、水沉香。歌短舊情長,重來驚鬢霜。悵綠
  • 重遊何氏五首

    杜甫唐代〕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倒衣還命駕,高枕乃吾廬。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山雨
  • 羽林行

    王建唐代〕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百回 * 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九衢
  • 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

    歐陽修宋代〕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微風
  • 代東武吟

    鮑照南北朝〕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仆本寒鄉士,出身蒙漢恩。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後逐李輕車,追虜出塞垣。密途
  •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唐代〕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 滿庭芳

    邵緝宋代〕落日旌旗,清霜劍戟,塞角聲喚嚴更。論兵慷慨,齒頰帶風生。坐擁貔貅十萬,銜枚勇、雲槊交橫。笑談頃,匈奴
  • 精衛詞

    王建唐代〕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別二首

    杜牧唐代〕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
  • 臨江仙·柳帶搖風漢水濱

    牛希濟五代〕柳帶搖風漢水濱,平蕪兩岸爭勻。鴛鴦對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輕步暗移蟬鬢動,羅裙風惹輕塵。水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宋代〕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武侯廟

    佚名明代〕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踏歌詞四首·其三

    劉禹錫唐代〕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巫山一段雲(五之三·雙調)

    柳永宋代〕清旦朝金母,斜陽醉 * 。天風搖曳六銖衣。鶴背覺孤危。貪看海蟾狂戲。不道九關齊閉。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
  • 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策〔先秦〕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
飲中八仙歌原文_飲中八仙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