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聖女祠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重過聖女祠原文

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詩詞問答

問:重過聖女祠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重過聖女祠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重過聖女祠書法欣賞

李商隱重過聖女祠書法作品欣賞
重過聖女祠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聖女祠的白石門邊長滿碧綠的苔蘚,從上清仙境謫落此地遲遲未得回還。
春天裡濛濛細雨常灑向大殿的青瓦,整日裡神風微弱吹不動祠中的旗幡。
萼綠華自由自在說來就來居無定所,杜蘭香青童接駕說走就走立時歸返。
玉郎與聖女相會於此並給通報仙籍,聖女想一起登天階服紫芝位列眾仙。

注釋
聖女祠:《水經·漾水注》“武都秦岡山,懸崖之側,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圖指狀婦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聖女神’。”武都,在今甘肅省武都縣,是唐代由陝西到西川的要道。
白石岩扉:指聖女祠的門。岩扉即岩洞的門。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岩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碧蘚滋:碧蘚即青苔。江淹《張司空華離情》:“閨草含碧滋。”
上清:道教傳說中神仙家的最高天界。《靈寶本元經》:“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淪謫得歸遲:謂神仙被貶謫到人間,遲遲未歸。此喻自己多年蹉跎於下僚。淪:一作“論”。
夢雨:迷濛細雨。屈原《九歌》“東風飄兮神靈雨。”王若虛《滹南詩話》引蕭閒語:“蓋雨之至細若有若無者謂之夢。”
盡日:猶終日,整天。《淮南子·氾論訓》:“盡日極慮而無益於治,勞形竭智而無補於主。”靈風:神靈之風。《雲笈七籤》:“靈風揚音,綠霞吐津。”不滿旗:謂靈風輕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萼綠華:傳說中女仙名。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羅郁。晉穆帝時,夜降羊權家,贈權詩一篇,火浣手巾一方,金玉條脫各一枚。陶弘景《真誥·運象》說她年約二十,顏色絕整,曾於東晉昇平三年十一月,夜降羊權家,從此常與往來,後授羊權以仙藥引其登仙。
杜蘭香: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典出晉人曹毗所作《杜蘭香傳》。據傳她是後漢時人,三歲時為漁父收養於湘江邊,長至十餘歲,有青童靈人自空而降,攜之而去。臨升天時謂其父曰:“我仙女杜蘭香也,有過謫人間,今去矣。”
玉郎:道家所稱天上掌管神仙名冊的仙官。《金根經》:“青宮之內北殿上有仙格,格有學仙簿錄,及玄名年月深淺,金簡玉札,有十萬篇,領仙玉郎所掌也。”馮注引《登真隱訣》:“三清九宮並有僚屬,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諸小輩官位甚多。”此引玉郎,或雲自喻;或雲喻柳仲郢,時柳奉調將為吏部侍郎,執掌官吏銓選。通仙籍:即取得登仙界的資格(古稱登第入仕為通籍)。仙籍:仙人的名籍。
憶:此言想往、期望。天階:天宮的殿階。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問:求取。紫芝:一種真菌。古人以為瑞草。道教以為仙草。王充《論衡·驗符》:“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寧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長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莖葉紫色,蓋紫芝也。”《茅君內傳》:“句曲山有神芝五種,其三色紫,形如葵葉,光明洞徹,服之拜為龍虎仙君。”此喻指朝中之官職。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性質類似無題的有題詩。意境撲朔迷離,托寓似有似無,比有些無題詩更費猜詳。題內的“聖女祠”,或以為實指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的聖女神祠,或以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觀。後一種說法可能比較接近實際。不過,詩中直接歌詠的還是一位“上清淪謫”的“聖女”以及她所居住的環境—聖女祠。因此,讀者首先仍不妨從詩人所描繪的直接形象入手來理解詩意。

古代有不少關於天上神女謫降人間的傳說,因此詩人很自然地由眼前這座幽寂的聖女祠生出類似的聯想。“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聖女祠前用白石建造的門扉旁已經長滿了碧綠的苔蘚,看來這位從上清洞府謫降到下界的聖女淪落在塵世已經很久了。首句寫祠前即目所見,從“白石”、“碧蘚”相映的景色中勾畫出聖女所居的清幽寂寥,暗透其“上清淪謫”的身份和幽潔清麗的風神氣質;門前碧蘚滋生,暗示幽居獨處,久無人跡,微逗“夢雨”一聯,同時也暗寓“歸遲”之意。次句是即目所見而引起的聯想,正面揭出全篇主意。“淪謫得歸遲”,是說淪謫下界,遲遲未能回歸天上。

頷聯從門前進而擴展到對整個聖女祠環境氣氛的描繪—“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如絲春雨,悄然飄灑在屋瓦上,迷濛飄忽,如夢似幻;習習靈風,輕輕吹拂著檐角的神旗,始終未能使它高高揚起。詩人所看到的,自然只是一段時間內的景象。但由於細雨輕風連綿不斷的態勢所造成的印象,竟仿佛感到它們“一春”常飄、“盡日”輕揚了。眼前的實景中融入了想像的成分,意境便顯得更加悠遠,詩人凝望時沉思冥想之狀也就如在目前。單就寫景狀物來說,這一聯已經極富神韻,有畫筆難到之妙。不過,它更出色的地方恐怕還是意境的朦朧縹緲,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與暗示。王若虛《滹南詩話》引蕭閒語云:“蓋雨之至細若有若無者,謂之夢。”這夢一般的細雨,本來就已經給人一種虛無縹緲、朦朧 * 之感,再加上高唐神女朝雲暮雨的故實,又賦予“夢雨”以愛情的暗示,因此,這“一春夢雨常飄瓦”的景象便不單純是一種氣氛渲染,而是多少帶上了比興象徵的意味。它令人聯想到,這位幽居獨處、淪謫未歸的聖女仿佛在愛情上有某種朦朧的期待和希望,而這種期待和希望又總是象夢一樣的飄忽、渺茫。同樣地,當讀者們聯繫“何處西南待好風”(《無題二首》之一)、“安得好風吹汝來”(《留贈畏之》)一類詩句來細加體味,也會隱隱約約感到“盡日靈風不滿旗”的描寫中暗透出一種好風不滿的遺憾和無所依託的幽怨。這種由縹緲之景、朦朧之情所融合成的幽渺迷濛之境,極富象外之致,卻又帶有不確定的性質,略可意會,而難以言傳。這是一種典型的朦朧美。儘管它不免給人以霧裡看花之感,但對於詩人所要表現的特殊對象—一位本身就帶有虛無縹緲氣息的“聖女”來說,卻又有其特具的和諧與適應。“神女生涯原是夢”(《無題二首》之二)。這夢一般的身姿面影、身世遭遇,夢一般的愛情期待和心靈嘆息,似乎正需要這夢一樣的氛圍來表現。

頸聯又由“淪謫”不歸、幽寂無托的“聖女”,聯想到處境與之不同的兩位仙女。道書上說,萼綠華年約二十,上下青衣,顏色絕整,於晉穆帝昇平三年夜降羊權家,從此經常往來,後授權屍解藥引其升仙。杜蘭香本是漁父在湘江岸邊收養的棄嬰,長大後有青童自天而降,攜其升天而去。臨上天時蘭香對漁父說:“我仙女也,有過謫人間,今去矣。”來無定所,蹤跡飄忽不定,說明並非“淪謫”塵世,困守一地;去未移時,說明終歸仙界,而不同於聖女之遲遲未歸。頷、頸兩聯,一用烘托,一用反襯,將“聖女”淪謫不歸、長守幽寂之境的身世遭遇從不同的側面成功地表現出來了。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玉郎,是天上掌管神仙名冊的仙官。通仙籍,指登仙界的資格(古稱登第入仕為通籍)。尾聯又從聖女眼前淪謫不歸的處境轉想她從前的情況,“憶”字貫通上下兩句。意思是說,遙想從前,職掌仙籍的玉郎仙官曾經與聖女相會,幫助她登上仙界,那時的聖女曾在天宮的台階上採取紫芝,過著悠閒自在的仙界生活,而此時卻淪謫塵世,淒寂無托,不能不慨然。一結以“憶”字喚起今昔之感,不言而黯然神傷。“天階問紫芝”與“岩扉碧蘚滋”正構成天上人間的鮮明對照。

這首詩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淪謫不歸、幽居無托的聖女形象。有的研究者認為詩人是托聖女以自寓,有的則認為是托聖女以寫女冠。實際上聖女、女冠、作者,不妨說是三位而一體:明賦聖女,實詠女冠,而詩人自己的“淪謫歸遲”之情也就借聖女形象隱隱傳出。所謂“聖女祠”,大約就是女道觀的異名,這從七律《聖女祠》中看得相當清楚。所不同的,只是《聖女祠》借詠聖女而寄作者愛情方面的幽渺之思,而《重過聖女祠》則借詠聖女而寄其身世沉淪之慨罷了。清人錢泳評“夢雨”一聯道:“作縹緲幽冥之語,而氣息自沉,故非鬼派”(《履園譚詩》)。由於其中融合了詩人自己遇合如夢、無所依託的人生體驗,詩歌的意境才能在縹緲中顯出沉鬱。尾聯在回顧往昔中所透露的人間天上之感,也隱然有詩人的今昔之感寄寓在裡面。

標籤:神話寫人抒情

詩詞推薦

  • 燕姬曲

    薩都剌元代〕燕京女兒十六七,顏如花紅眼如漆。蘭香滿路馬塵飛,翠袖籠鞭嬌欲滴。春風馳盪搖春心,錦箏銀燭高堂深。繡衾
  • 秋水(節選)

    佚名先秦〕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
  • 結襪子

    李白唐代〕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

    薛昭蘊唐代〕殘蟾落,曉鐘鳴,羽化覺身輕。乍無春睡有餘酲,杏苑雪初晴。紫陌長,襟袖冷,不是人間風景。回看塵土似前生
  • 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岑參唐代〕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來傾阮氏酒,去著老萊衣。渭北草新出,關東花欲飛,楚王猶自惑,片玉且將歸。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

    李煜唐代〕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鸞飛鏡,回身燕□空。莫翻紅袖過簾櫳,
  • 採桑子

    王寂元代〕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八歲偷照鏡

    李商隱唐代〕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思佳客 賦半面女髑髏

    吳文英宋代〕釵燕攏雲睡起時。隔牆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妝如畫,細雨三更花又飛。輕愛別,舊相知。斷腸青冢幾斜暉。斷紅
  • 答武陵田太守

    王昌齡唐代〕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溪興

    杜荀鶴唐代〕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溪也不知。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桃紅·胖妓

    王和卿元代〕夜深交頸效鴛鴦,錦被翻紅浪。雨歇雲收那情況,難當,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長偌大,偌粗偌胖,壓扁沈東陽。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佚名五代〕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青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佚名先秦〕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途經秦始皇墓

    許渾唐代〕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
  • 蜀道後期

    張說唐代〕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漫興九首·其二

    杜甫唐代〕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柳氏

    韓翃唐代〕章台柳,章台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

    崔峒唐代〕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雲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江行。陶潛縣裡看花發,庾亮樓中對月明。誰念
重過聖女祠原文_重過聖女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