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龍陽縣青草湖

作者:唐溫如 朝代:唐代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詩詞問答

問:題龍陽縣青草湖的作者是誰?答:唐溫如
問:題龍陽縣青草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題龍陽縣青草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書法欣賞

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書法作品欣賞
題龍陽縣青草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風吹起,湖面泛起水波,好像洞庭湖忽然老去,長了皺紋一樣,一夜愁思,湘君也多了白髮。
喝醉後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清朗的夢中,我好似臥在璀璨的星河中。

注釋
龍陽縣:即今湖南漢壽。
青草湖:位於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一脈相連,所以,詩中又寫成了“洞庭湖”。
湘君:湘水之神,一說是巡視南方時死於蒼梧的舜。
天在水:天上的銀河映在水中。

詩文賞析

此篇是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關於這位作者,歷史上沒有片言隻語的記載。然而,就是這一首他唯一的傳世之作,讓人們深深地記住了他。藉助於這樣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讀者所能體悟到的,則是詩人特有的精神風貌。這首詩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畫象,讀過之後,詩人的精神風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詩題中的“龍陽縣”,即今湖南漢壽。“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詩題中說“青草湖”,而詩中又寫“洞庭”,是兩水相連相通的緣故。

這是一首極富藝術個性的紀游詩。一、二兩句,詩人即把對歷史的追憶與對眼前壯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巧妙地結合了起來,以虛幻的神話,傳遞出真實的感情。“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兩句中一個“老”字不可輕易放過。秋風颯颯而起,廣袤無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層層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與春日中輕漾寧靜的碧水比較,給人一種深沉的逝川之感。詩人悲秋之情隱隱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說,而塑造了一個白髮湘君的形象,發人深思。傳說湘君聞帝舜死於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夠悲切的了。而此時蕭瑟之秋景,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間愁成滿頭銀髮。這種新奇的構想,更使人可以想像到洞庭秋色是怎樣的觸目驚心了。客觀世界如此,詩人自己的遲暮之感、衰頹之意,自然盡在不言中了。一個“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謂達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入夜時分,風停了,波靜濤息,明亮的銀河倒映在湖中。湖邊客船上,詩人從白天到晚上,手不釋杯,一觴一詠,怡然自樂,終至於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覺,漸漸地滲入了詩人的夢鄉。他仿佛覺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銀河之上盪槳,船舷周圍見到的是一片星光燦爛的世界。詩人將夢境寫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話般地誘人。然而,“此曲只應天上有”,夢醒時,留在心上的只是無邊的悵惘。一、二句寫悲秋,未必不伴隨著生不逢時、有志難伸的感慨;後兩句記夢,寫出對夢境的留戀,正從反面流露出他在現實中的失意與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與一、二句情趣各別,內里卻是一氣貫通、水 * 融的。

這兩句對夢境的描寫十分成功:夢境切合實境,船在天上與天在水中正相關合,顯得真實可信;夢無形體,卻說清夢滿船,夢無重量,卻用“壓”字來表現,把幻覺寫得如此真切;從夢境的清酣,不難覺察出詩人對於擺脫塵囂的愉悅,記夢而兼及感情,則又有暗中傳神之妙。古代寫夢的詩不少,但像這首詩這樣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卻是並不多見的。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筆調輕靈,無一筆粘著,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詩人著意於真情實感的表現而並不拘守於形貌之似,因而寫來不拘一格,超塵拔俗。無論寫景敘夢,都有虛有實,惝恍迷離,詩境之縹緲奇幻,構思之新穎獨特,為前人詩作所少見。

標籤:寫景紀游

詩詞推薦

  • 長安夜雨

    薛逢唐代〕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當年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涼晚步

    楊萬里宋代〕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政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宋代〕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 清平樂·別來春半

    李煜唐代〕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淨沙·春

    白樸元代〕春山暖日和風,闌乾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

    吳文英宋代〕縣花誰葺。記滿庭燕麥,朱扉斜闔。妙手作新,公館青紅曉雲濕。天際疏星趁馬,簾晝隙、冰弦三疊。盡換卻、吳
  • 橫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雨雪曲

    江總南北朝〕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李凝幽居

    賈島唐代〕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宗判官歸滑台序

    任華唐代〕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誌?則仆與宗袞二年之間,會而離,離而會,經途所亘,凡三萬里。何以言之?去年春會於京
  •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唐代〕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

    辛棄疾宋代〕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對鄭子真岩石臥,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蘭溪棹歌

    戴叔倫唐代〕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宋代〕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黃鳥
  •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杜甫唐代〕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百頃
  • 山中雜詩

    吳均南北朝〕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泰山記

    姚鼐清代〕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
  • 少年游·重陽過後

    晏殊宋代〕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艷,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 滿井遊記

    袁宏道明代〕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 清明即事

    孟浩然唐代〕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
題龍陽縣青草湖原文_題龍陽縣青草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