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雜詩

作者:吳均 朝代:南北朝

山中雜詩原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詩詞問答

問:山中雜詩的作者是誰?答:吳均
問:山中雜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吳均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均名句大全

吳均山中雜詩書法欣賞

吳均山中雜詩書法作品欣賞
山中雜詩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兒從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飛過,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注釋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煙:指山裡面的霧氣。
竹中:竹林叢中。
窺(kuī):從縫隙中看。
檐(yán):房檐。
這句是說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戶裡面穿進穿出。

詩文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從窗里飄出來。作者的幽居盪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閒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瀰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盪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開頭兩句說,但見陣陣煙霧從山與山的交接處飄來,又見太陽在竹叢後漸漸落下。“來”、“落”兩字寫出了動態。“見”、“窺”兩字用得很恰當:煙來則舉目可見;日落則是透過竹子間的空隙所見,所以用“窺”字。“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三、四句說,鳥兒向著屋檐上飛翔,白雲從窗戶里輕輕流出。這兩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處地勢的高峻。尤其是後一句:雲本不可能生於屋內,但因屋宇處於白雲繚繞之中,雲氣從屋後、屋側飄過,所以看起來就像從窗中飛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線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么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著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旬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巨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標籤:古詩三百首國中古詩寫景生活寫山

詩詞推薦

  • 滿江紅·江漢西來

    蘇軾宋代〕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雲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院中獨坐

    虞集元代〕何處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總關情。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

    杜甫唐代〕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最高樓·吾衰矣

    辛棄疾宋代〕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雪梅·其一

    盧梅坡宋代〕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蘇軾宋代〕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 *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酌貪泉

    吳隱之魏晉〕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 淮村兵後

    戴復古宋代〕小桃無主自開花,菸草茫茫帶曉鴉。幾處敗垣圍故井,鄉來一一是人家。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風遞殘香出繡簾

    孫光憲五代〕風遞殘香出繡簾,團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 田家

    歐陽修宋代〕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四塊玉·閒適

    關漢卿元代〕適意行,安心坐,渴時飲飢時餐醉時歌,困來時就向莎茵臥。日月長,天地闊,閒快活!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
  • 齊天樂·夜來疏雨鳴金井

    王月山宋代〕夜來疏雨鳴金井,一葉舞空紅淺。蓮渚收香,蘭皋浮爽,涼思頓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卻蘆花,西風不管。清興
  •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柳永宋代〕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涼州詞三首·其三

    張籍唐代〕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

    張炎宋代〕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記玉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和吳見山韻

    吳文英宋代〕闌乾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雲去急。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
  • 姑蘇懷古

    許渾唐代〕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荒台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鷖占淺莎。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可憐
  • 普天樂·西山夕照

    徐再思元代〕晚雲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凝煙暮景,轉暉老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二首

    楊廣隋代〕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儋耳二首

    方向〔明代〕刺竹芭蕉亂結村,人家猶有古風存。相逢盡道年來好,不見催科夜打門。村北村南布穀忙,村前村後稻花香。憑誰
山中雜詩原文_山中雜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