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舍弟宗一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別舍弟宗一原文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詩詞問答

問:別舍弟宗一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別舍弟宗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書法欣賞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書法作品欣賞
別舍弟宗一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
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黨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
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餘生。
桂嶺瘴氣山林起,烏雲低垂百疫行;
欣聞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願眠不醒枕;
神遊依稀荊門現,雲煙繚繞恍若真。

注釋
宗一:柳宗元從弟,生平事跡不詳。
零落:本指花、葉凋零飄落,此處用以自比遭貶漂泊。黯然:形容別時心緒暗淡傷感。
雙: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粵江,這裡指柳江。
去國:離開國都長安。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極言貶所離京城之遠。
萬死:指歷經無數次艱難險阻。投荒:貶逐到偏僻邊遠的地區。
桂嶺:五嶺之一,在今廣西賀縣東北,山多桂樹,故名。柳州在桂嶺南。這裡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七《嶺南道賀州》載有桂嶺縣:“桂嶺在縣東十五里。”瘴(zhàng):舊指熱帶山林中的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這裡指分別時柳州的景色。
荊、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孫汝聽曰:“荊、郢,宗一將游之處。”何焯《義門讀書記》曰:“《韓非子》: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得相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詩文賞析

詩的一、三、四聯著重表現的是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首聯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捨。起勢迅拔奇突,悲情無限,有極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後,大弟宗一又要北適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經不起這樣大的打擊,故曰“殘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卻又加“倍”,其中自有貶謫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別,雙雙垂淚,雖為人之常情,卻另有深意:詩人在極度艱苦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需要親情友情支撐他那即將崩潰的精神世界,然而貶謫以來,親人相繼棄世,此時宗一又要北去,詩人更覺形單影隻,愁苦無依。這兩句詩既是鋪敘,又是情語,充分表現出詩人苦澀的心境和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

第三聯是景語,也是情語,是用比興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桂嶺瘴來雲似墨”,寫柳州地區山林瘴氣瀰漫,天空烏雲密布,象徵自己處境險惡。“洞庭春盡水如天”,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揚,蘊愁其中:由於桂嶺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後兄弟相見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這稍見亮色的描述中先籠罩了一層哀愁,十分巧妙地為尾聯的表情達意伏下一筆。

詩的最後一聯說,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在他方,今後只能寄以相思之夢,在夢中經常夢見“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帶的煙樹。“煙”字頗能傳出夢境之神。詩人說此後的“相思夢”在“郢樹煙”,情誼深切,意境迷離,具有濃郁的詩味。古往今來,這“郢樹煙”似的幻象使失意的遷客騷人趨之若鶩,常願眠而不醒;但又讓所有的失意者無一例外地大失所望。這“煙”字確實狀出了夢境相思的迷離惝惚之態,顯得情深意濃,十分真切感人。

這首詩所抒發的並不單純是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了詩人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詩的第二聯,正是集中地表現他長期鬱結於心的憤懣與愁苦。從字面上看,“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報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對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觀實寫,因為他被貶謫的地區離京城確有五、六千里,時間確有十二年之久。實際上,在“萬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這些詞語裡,就已經包藏著詩人的抑鬱不平之氣,怨憤悽厲之情,只不過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讓人“思而得之”罷了。柳宗元被貶的十二年,死的機會確實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災,差一點被燒死。詩人用“萬死”這樣的誇張詞語,無非是要渲染自己的處境,表明他一心為國,卻被長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蠻荒”之地,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憤慨的。這兩句,有對往事的回顧,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淚,句句蘊悲戚。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柳宗元的這首詩既敘“別離”之意,又抒“遷謫”之情。兩種情意上下貫通,和諧自然地熔於一爐,確是一首難得的抒情佳作。

標籤:送別寫景抒情離別

詩詞推薦

  • 天涯

    李商隱唐代〕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張孝祥宋代〕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闋
  •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蘇軾宋代〕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蠶

    蔣貽恭唐代〕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 大庭庫

    李白唐代〕朝登大庭庫,雲物何蒼然。莫辨陳鄭火,空霾鄒魯煙。我來尋梓慎,觀化入寥天。古木朔氣多,松風如五弦。帝圖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古別離送蘇伯固(一作送蘇伯固效韋蘇州)

    蘇軾宋代〕三度別君來,此別真遲暮。白盡老髭鬚,明日淮南去。酒罷月隨人,淚濕花如霧。後夜逐君還,夢繞湖邊路。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刺世疾邪賦

    趙壹兩漢〕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
  • 鵲橋仙 己酉山行書所見

    辛棄疾宋代〕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汴河亭

    許渾唐代〕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四海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留別妻

    蘇武兩漢〕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
  • 一斛珠

    蘇軾宋代〕洛城春晚。垂楊亂掩紅樓半。小池輕浪紋如篆。燭下花前,曾醉離歌宴。自惜風流雲雨散。關山有限情無限。待君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樹中草

    李白唐代〕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薛秀才南遊

    許渾唐代〕姑蘇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樓更寂寥。繞壁舊詩塵漠漠,對窗寒竹雨瀟瀟。憐君別路隨秋雁,盡我離觴任晚潮。從此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野步

    周密宋代〕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古別離

    孟郊唐代〕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 踏莎行·秋入雲山

    張掄宋代〕秋入雲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
  • 浣溪沙·清潤風光雨後

    晁端禮宋代〕清潤風光雨後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閒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賀鑄宋代〕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
  • 採桑子

    王寂元代〕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李賀唐代〕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豈解有鄉情?弄月聊鳴啞。
別舍弟宗一原文_別舍弟宗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