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歌辭

作者:北朝民歌 朝代:南北朝

隴頭歌辭原文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念吾一身,飄然曠野。
朝發欣城,暮宿隴頭。
寒不能語,舌捲入喉。
隴頭流水,鳴聲嗚咽。
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詩詞問答

問:隴頭歌辭的作者是誰?答:北朝民歌
問:隴頭歌辭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北朝民歌隴頭歌辭書法欣賞

北朝民歌隴頭歌辭書法作品欣賞
隴頭歌辭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
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想著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
(二)
早上從欣城出發,晚上睡在隴山。凍得說不出話來,舌頭都卷進了喉嚨里。
(三)
隴山的流水,也發出嗚咽的鳴聲。遙望著秦川,心肝都要斷絕了。

注釋
《隴頭歌辭》為“梁鼓角橫吹曲”之一。《樂府詩集》載三首,寫遊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隴頭:隴山頂上,一說隴頭(平涼、慶陽的一帶)古代隴山指六盤山。甘肅省簡稱為“隴”,這個隴由古代“隴山”而來,因為前人習慣上稱平涼慶陽兩區為隴東。天水為隴右,張掖、武威一帶為隴西,而古代隴西還包括今屬平涼市的莊浪、靜寧兩縣。六盤山處甘肅、陝西、寧夏三省區交界處,主脈在甘肅境內。
隴頭流水,指發源於隴山的河流、溪水。一說是發源於隴山,向東流的涇河等幾條河水。
欣城:不詳,我認為指今鎮原縣的“新城”,“新”與“欣”同音。漢代時平涼部分地方,包括今鎮原縣屬北地郡。新城距平涼不遠,距隴山東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發:早晨從欣城出發。
暮宿隴頭:傍晚住宿在隴山頂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語,舌捲入喉:形容六盤山一帶氣候十分嚴寒,凍得舌頭都卷了上去,不能說話;語:說話。
鳴聲幽咽:天寒地凍,隴山下東流的河水結了冰,河流在冰層間嗚嗚咽咽,像人哭泣一樣。
遙望秦川:遙望:遠眺,即向東遠望;秦川,指陝西省中部。這裡的秦川,指隴山以東廣大地區,不一定指中原或關中地區。

詩文賞析

由於南北朝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 * ,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

漢唐四朝,前後十朝,長安之名真正是名聲赫赫,以至在唐以後長安成了國都的代稱,李白《金陵》詩說:“晉朝南渡日,此地舊長安。”稱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金陵為長安,實即今江蘇南京。長安位居關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勝於天下獨居第一。

關中周圍群山環抱,東有華山、崤山,西有隴山,南有終南山、秦嶺,北有洛水東西的黃龍山、堯山和涇水兩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隴山又稱隴坂、隴坻,在今陝西隴縣西北,為六盤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約一百公里,綿亘於陝西、甘肅二省邊境,山勢陡峭,山路曲折難行,是渭河平原與隴西高原的分水嶺。古稱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過,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艱危苦寒的隴山頂上,回望富麗繁華的長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見隴水一股向東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種感受真是無可名狀的淒涼和悲壯。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隴坂,往往徘徊瞻顧,悲思湧起。歷代流傳歌詠秦隴的詩篇不下數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樂府民歌的三首《隴頭歌辭》最為有名。

第一、三兩首均以“隴頭流水”起興,與下文內容的聯繫是在隴頭之水“流離”而下——無定所、不由自主方面。

詩詞推薦

  • 過湖北山家

    施閏章清代〕路回臨石岸,樹老出牆根。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呼雞過籬柵,行酒盡兒孫。老矣吾將隱,前峰恰對門。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鄉人至夜話

    李昌祺〔明代〕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擬行路難·其六

    鮑照南北朝〕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
  • 讀《山海經》 其一

    陶淵明魏晉〕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干行·其一

    李白唐代〕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乾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
  •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

    納蘭性德清代〕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病起書懷

    陸游宋代〕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乾。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更衣曲

    劉禹錫唐代〕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滿堂
  • 田園樂七首·其七

    王維唐代〕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遊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秣陵懷古

    納蘭性德清代〕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病牛

    李綱宋代〕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重贈吳國賓

    邊貢明代〕漢江明月照歸人,萬里秋風一葉身。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白馬篇

    曹植魏晉〕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
  • 魯山山行

    梅堯臣宋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寒菊 / 畫菊

    鄭思肖宋代〕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歸園田居 其三

    陶淵明魏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數間茅屋閒臨水

    王安石宋代〕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橋。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

    秦觀宋代〕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
隴頭歌辭原文_隴頭歌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