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道中遇微雨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詩詞問答

問:劍門道中遇微雨的作者是誰?答:陸游
問:劍門道中遇微雨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劍門道中遇微雨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陸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陸游名句大全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書法欣賞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書法作品欣賞
劍門道中遇微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衣服上沾滿了旅途上的灰塵和雜亂的酒的痕跡。出門在外去很遠的地方宦遊,所到之地沒有一處是不讓人心神暗淡和感傷的。我這一輩子就應該做一個詩人嗎?騎上瘦驢在細雨中到劍門關去。

注釋
劍門:劍門,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據《大清一統志》:“四川保寧府:大劍山在劍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斷,兩崖相嵌,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又名劍門山。”
消魂:心懷沮喪得好象丟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
合:應該。
未:表示發問。

詩文賞析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由陝西南鄭前線被貶四川成都,途徑四川劍閣劍門關時作。“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典用南宋尤袤《全唐詩話》:「〔唐昭宗時〕相國鄭綮,善詩。或曰:‘相國近為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之?」

本文寫自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回後方成都的途中。

這是一首廣泛傳頌的名作,詩情畫意,十分動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別是第四句寫得太美,容易使讀者“釋句忘篇”。如果不聯繫作者平生思想、當時境遇,不通觀全詩並結合作者其他作品來看,便易誤解。作者先寫“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陸游晚年說過:“三十年間行萬里,不論南北怯登樓”(《秋晚思梁益舊遊》)。梁即南鄭,益即成都。實際上以前的奔走,也在“萬里”“遠遊”之內。這樣長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滿塵土;而“國讎未報”,壯志難酬,“興來買盡市橋酒……如鉅野受黃河頓”(《長歌行》),故“衣上征塵”之外,又雜有“酒痕”。“征塵雜酒痕”是壯志未酬,處處傷心(“無處不消魂”)的結果,也是“志士淒涼閒處老”(《病起》)的寫照。

“遠遊無處不消魂”的“無處”(“無一處”即“處處”),既包括過去所歷各地,也包括寫這首詩時所過的劍門,甚至更側重於劍門。這就是說:他“遠遊”而“過劍門”時,“衣上征塵雜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消魂”。

引起“消魂”的,還是由於秋冬之際,“細雨”蒙蒙,不是“鐵馬渡河”(《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而是騎驢回蜀。就“亘古男兒一放翁”(梁啓超《讀陸放翁集》)來說,他不能不感到傷心。當然,李白、杜甫、賈島、鄭棨都有“騎驢”的詩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適、岑參、韋莊都曾入蜀,晚唐詩僧貫休從杭州騎驢入蜀,寫下了“千水千山得得來”的名句,更為人們所熟知。所以騎驢與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詩人”。於是,作者自問:“我難道只該(合)是一個詩人嗎?為什麼在微雨中騎著驢子走入劍門關,而不是過那‘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戰地生活呢?”不圖個人的安逸,不戀都市的繁華,他只是“百無聊賴以詩鳴”(梁啓超語),自不甘心以詩人終老,這才是陸游之所以為陸游。這首詩只能這樣進行解釋;也只有這樣解釋,才合於陸游的思想實際,才能講清這首詩的深刻內涵。

一般地說,這首詩的詩句順序應該是:“細雨”一句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這樣一來,便平弱而無味了。詩人把“衣上”句寫在開頭,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數十年間、千萬里路的遭遇與心情,概括於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費力地寫了出來。再接以“此身合是詩人未”,既自問,也引起讀者思索,再結以充滿詩情畫意的“細雨騎驢入劍門”,形象逼真,耐人尋味,正如前人所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詩外”(《示子遹》)。

另一說認為:自古詩人多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陸游滿襟衣的酒痕,正說明他與“詩仙”、“詩聖”有同一嗜好。騎驢,也是詩人的雅興,李賀騎驢帶小童出外尋詩,就是眾所周知的佳話。作者“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這樣,他以“詩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實了。

但作者因“無處不消魂”而黯然神傷,是和他一貫的追求和當時的處境有關。他生於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復中原,寫詩只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陝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現在又要去後方充任閒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這使作者很難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詩人未”,並非這位愛國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無可奈何的自嘲、自嘆。如果不是故作詼諧,他也不會把騎驢飲酒認真看作詩人的標誌。

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因此在抑鬱中自嘲,在沉痛中調侃自己。

標籤:古詩三百首寫雨抒懷

詩詞推薦

  • 渡易水

    陳子龍明代〕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 江宿

    湯顯祖明代〕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暮

    曹豳宋代〕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 蒹葭

    佚名先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李賀唐代〕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無情
  •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宋代〕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五月雨

    陳子龍明代〕鶯啼處,搖盪一天疏雨。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費得爐煙無數,只有輕寒難度。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大酺·越調春雨

    周邦彥宋代〕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黏簾竹。
  • 菊花

    元稹唐代〕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所見

    袁枚清代〕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清代〕斜月橫,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絕句·其二

    陸游宋代〕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晨雨

    杜甫唐代〕小雨晨光內,初來葉上聞。霧交才灑地,風逆旋隨雲。暫起柴荊色,輕沾鳥獸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陽羨歌·山秀芙蓉

    蘇軾宋代〕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游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
  • 燭影搖紅·越上霖雨應禱

    吳文英宋代〕秋入燈花,夜深檐影琵琶語。越娥青鏡洗紅埃,山斗秦眉嫵。相問金茸翠畝。認城陰、春耕舊處。晚春相應,新稻
  • 聽雨

    虞集元代〕屏風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莫酣。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 橫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孤館燈青

    蘇軾宋代〕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清清。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
  • 減字木蘭花·立春

    蘇軾宋代〕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

    朱熹宋代〕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
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_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