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谷 朝代:唐代

菊原文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詩詞問答

問:菊的作者是誰?答:鄭谷
問:菊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鄭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鄭谷名句大全

鄭谷菊書法欣賞

鄭谷菊書法作品欣賞
菊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公子貴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
重陽佳節,插菊在鬢髮,朵朵爭俏。
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滿池岸,
因此它從來不用羨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注釋
菊:此處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孫: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陽節。
秋香:菊花。
由來:因此從來。
瓦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

詩文賞析

題為菊,但通篇不用一個菊字,但句句寫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訓斥王孫公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不識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鬢毛”,每年陰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重陽節,這一天,我們的先人登高、賞菊、飲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於鬢上。這第二句是說,菊苗到了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與蓬蒿有了本質的區別。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鬢髮間。請問:有亂插蓬蒿的嗎?哈哈沒有。這第二句,作者作為菊花是多么自豪啊,人們終於認識到它的價值。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

“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裡,“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段預告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

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 “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云:“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裡,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標籤:詠物菊花抒懷

詩詞推薦

  • 三絕句

    杜甫唐代〕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永州八記

    柳宗元唐代〕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宋代〕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
  • 長歌行

    李白唐代〕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枯枝無醜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功名
  • 魯山山行

    梅堯臣宋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李賀唐代〕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車遙遙篇

    范成大宋代〕車遙遙,馬憧憧。君游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月暫晦,星常明。留明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長城

    汪遵唐代〕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秋蘭

    靜諾〔清代〕長林眾草入秋荒,獨有幽姿逗晚香。每向風前堪寄傲,幾因霜後欲留芳。名流賞鑒還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揚。一種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

    朱熹宋代〕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岐陽三首

    元好問金代〕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窮途
  • 落梅

    劉克莊宋代〕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元暠師詩

    柳宗元唐代〕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家山餘五柳,人世遍千燈。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唐代〕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

    吳文英宋代〕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布影參旗,障空雲蓋,沈沈秋曉。駟蒼虬萬里
  • 詠鴛鴦

    李遠唐代〕鴛鴦離別傷,人意似鴛鴦。試取鴛鴦看,多應斷寸腸。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野菊

    王建唐代〕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里。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
  • 大有·九日

    潘希白宋代〕戲馬台前,採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
  • 古柏行

    杜甫唐代〕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
  • 揚州慢·瓊花

    鄭覺齊〔宋代〕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瀋水香球。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新流。甚天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