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搗衣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清代

南鄉子·搗衣原文

鴛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轉自傷。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夢裡回時仔細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獨夜,淒涼。月到西南更斷腸。

詩詞問答

問:南鄉子·搗衣的作者是誰?答:納蘭性德
問:南鄉子·搗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答:納蘭性德名句大全

納蘭性德南鄉子·搗衣書法欣賞

納蘭性德南鄉子·搗衣書法作品欣賞
南鄉子·搗衣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屋外的瓦當上已結了一層薄薄的清霜,屋內孤燈下,我對著準備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傷。都說戍邊在外的人受盡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細細打量。如果今夜夢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緊緊握住執手相望。
孤單單衾寒,孤單單的空房,不如趁著月光再來到河邊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單獨夜長,月下搗衣,聲聲清砧,敲打著思念與淒涼。驀然回首,發現月已掛上西南方向,想著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擁而眠,不由得更加讓我欲斷肝腸!

注釋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蕉葉怨》。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
搗衣:古人洗衣時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乾淨,故稱。明楊慎《丹鉛總錄·搗衣》:“古人搗衣,兩女子對立執一杵,如春米然。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其制如此。”
鴛瓦:即鴛鴦瓦。
支枕怯空房:謂空房獨處,將枕頭豎起、倚靠,不免生怯。
清砧(zhēn):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開燭影,欲掩見清砧。”

詩文賞析

該詞以怨婦的口吻,描寫主人公的“自傷”、“怯空房”、“淒涼”,以至“斷腸”的怨恨之情。全詞層層寫來,情致幽婉淒絕。古時搗衣,多在秋夜進行,試想一下,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四下悄無聲息,只能聽見蕭瑟的砧杵聲一下一下地響起,這是何等淒涼的意境。因此,在古典詩詞中,搗衣往往用來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而在這首詞中,納蘭正是借搗衣這一動作,抒發了征夫怨婦的相思情懷。

詞的上片,集中描繪思婦搗衣之苦情。整個上片,全以“秋聲”來渲染烘托思婦心中之哀苦。“鴛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轉自傷”,詞一開篇,作者就交代了時令,天氣逐漸變涼,鴛鴦瓦上已經落滿了秋霜,此時的思婦想要為遠方的征人寄去寒衣,卻又突然開始暗自傷懷。一個“轉”字,說明婦人先前的心情並非“自傷”,但是一想到這砧板上的衣服是為遠行在外的征人而搗,自然睹物思人,心中已是思念不已。“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夢裡回時仔細量”,在這裡,納蘭想像著思婦懷念征夫時所流露出的纖細感情:都說出門在外的人容易消瘦,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下次在夢裡相見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端詳端詳你。在納蘭所寫的詞作中,他不僅用種種的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戀情,更多的時候是通過這種虛幻的夢境來表達揮之不去的思念。你聽,有受驚鴻雁的淒涼哀鳴,有滿階落葉沙沙的飄響,有夜半二更的更鼓聲響,有蕭瑟生寒的西風呼嘯。這一切在靜夜傳響,聲聲真切,真是縱有“西風吹不斷”。如此環境氛圍,思婦倍加悽苦孤單、倍加淒切傷心,更有甚者,在這悽苦的秋聲中,還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搗衣聲。一聲聲飽含著自己的悽苦辛酸,一聲聲寄寓著對丈夫的思念和關切,正所謂“中有深閨萬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繪兩地相思的情境。因為思婦獨守空房,既倍感寂寞,也不免會心生膽怯,無奈之下,思婦只好通過在月光下擦拭搗衣之石來消磨時光。而此時“已是深秋兼獨夜”,深秋獨夜裡,寒月、寒砧,伴隨著一顆孤獨寂寞的心,詞到此處,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一個讓人憐惜、同情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尾句“月到西南更斷腸”,進一步描寫思婦內心中的相思愁苦。夜已經深了,又要與寂寞孤獨相伴,連月亮都要落下了,怎能不叫我傷心斷腸。納蘭的這首思婦詞寫出了滿紙的悽苦,可謂是一首“斷腸“之作。“片石”兩句承上,先寫搗衣之後,夜深、石冷、霜凝之狀,可見思婦是長久地沉浸在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果。“今夜”以下,是轉寫征夫歸夢,今夜遠戍邊關之人定會在鄉思的歸夢中,分明看到妻子頻呵著纖纖雙手帶月前迎國。當然,也可解作夢見丈夫歸來,自己呵手出迎。兩地相思一樣情,這種夢幻中的相會是夫婦雙方的期盼,是他們遙相思念的心靈感應。

全詞平實如話,但卻深情情韻。細細讀來,如聞酸楚淒涼的搗衣之聲。如見夢中相會的具體情景,也可體味出作者對遠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讀罷不禁嘆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淚。

標籤:寫人傷懷愁苦

詩詞推薦

  • 獄中上樑王書

    鄒陽兩漢〕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
  • 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張先宋代〕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遊絲惹住伊。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
  •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

    周邦彥宋代〕爭挽桐花兩鬢垂,小妝弄影照清池。出簾踏襪趁蜂兒。跳脫添金雙腕重,琵琶撥盡四弦悲。夜寒誰肯剪春衣。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樵夫

    蕭德藻宋代〕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遊。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經父寄張繢二首

    孔平仲宋代〕解縱梟鴟啄鳳凰,天心似此亦難詳。但知斬馬憑孤劍,豈為摧車避太行!得者折腰猶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不如
  • 長相思二首

    李白唐代〕日 * 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素 一作:如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此曲有意無人傳,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中呂】滿庭芳 漁

    趙顯宏元代〕江天晚霞,舟橫野渡,網曬汀沙。一家老幼無牽掛,恣意喧譁。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杯盤罷,爭些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杜司勛

    李商隱唐代〕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八歲偷照鏡

    李商隱唐代〕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下途歸石門舊居

    李白唐代〕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雲物
  • 竹馬子·登孤壘荒涼

    柳永宋代〕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晚逐香車入鳳城

    張泌唐代〕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訊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宋代〕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
  • 傾杯(林鐘商)

    柳永宋代〕離宴殷勤,蘭舟凝滯,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聚。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最苦正歡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代白頭吟

    鮑照南北朝〕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髮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
  • 八陣圖

    杜甫唐代〕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一作:名高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 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

    辛棄疾宋代〕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
  • 單子知陳必亡

    佚名先秦〕定王使單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視塗,澤不陂,川不
  • 小桃紅·採蓮女

    楊果元代〕採蓮船上採蓮嬌,新月凌波小。記得相逢對花酌,那妖嬈,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不恁也魂消。
  • 怨歌行

    班婕妤〔兩漢〕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
南鄉子·搗衣原文_南鄉子·搗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