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

作者:吳潛 朝代:宋代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
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
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
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
烏衣事,今難覓。
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
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
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詩詞問答

問: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作者是誰?答:吳潛
問: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吳潛的名句有哪些?答:吳潛名句大全

吳潛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書法欣賞

吳潛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書法作品欣賞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柳樹已是長條如帶,榆莢也結實如古錢 。清明、寒食兩節已過。天晴了,滿園遊玩的仕女,滿城笙歌。陽光照耀,滿樹紅花紅得艷麗;雨後遠山,座座青翠欲滴。向江南問訊:誰會來這烏衣園探尋?是我這個江南的客人。
烏衣巷的模樣還似往昔。可烏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難尋覓。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地,看到的也不過是蒼茫暮色中殘陽漸墜西。我來這裡游賞本想除去為官經歷上的煩意,眼前所見,倒為古今滄桑生出無數悲切和憂鬱。且端著酒杯讓我隨意暢飲,莫虛度了這天氣晴朗和花紅柳綠的光陰 。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後片十句五平韻。
金陵烏衣園:南京秦淮河岸烏衣巷東面,原為東晉王、謝等貴族住宅遺址,南宋時已成為人們遊樂場所。
柳帶榆(yú)錢。指柳條飄拂,榆莢成串。
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氣”。“寒食”是令名,在清明節前一兩日,以禁火做飯,故名。
羅綺(qǐ):此以衣代人,指游女。
江南客:自指併兼指其兄
烏衣事:指東晉王導和謝安住在這裡,衣冠來往、車馬喧鬧的歷史事跡。
塵土債:指自己仕宦的官務。這兩句是說,本來想借遊園以擺脫繁雜的官場事務,誰知來到園中卻勾引起人世滄桑的無限悲涼。
隨分:猶雲隨便。

詩文賞析


這首詞為作者在建康(今南京)任淮西財賦總領時所寫。烏衣園,在烏衣巷之東,為晉代王謝等貴族故宅的遺址,宋代時此地成為遊樂場所。
“柳帶榆錢 ”,寫的是春末景況,故下句雲“又還過 ,清明寒食”,深有光陰荏苒之感。清明時節正是出遊的好時候。下面就寫遊園所見。“天一笑”,指天晴,化用杜甫的“每蒙天一笑,復似物皆春。”“羅綺 ”,此代指游女。這幾句寫遊樂盛況:連天公也顯得特別高興綻開笑臉。游女如雲,笙歌滿耳,一片歡樂。而此時花園裡的景色也格外清麗,正是雨後初晴之時 ,經過春雨的滋潤清洗,花紅欲染,山青如滴,色彩分明,十分奪目。以上數句,作者把遊人、景物、所見所聞的一切都寫得那么美好,他的心情應當是愉快的 ,但實際卻非如此。“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他是此地的官員 ,來游此地的池館即烏衣園,卻感到是作客(“江南客”自指併兼指其兄),感到與此地遊人、景物很不融洽,可見其心情的悒鬱。這裡是反襯寫法,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心情呢?大概是由於仕宦的不如意。前一年年底他曾一度以淮西總領兼沿江制置使並知建康府,那是兩件很重要、也很能見才幹的職務,可是為時不久就停兼了。管理錢糧的總領比起威行一方的軍政長官未免有些冷落,再加上其兄吳淵的投閒置散,自然會產生鬱郁不得志的心理。這一個是用樂景寫哀,達到了十倍其哀的效果。
上片結拍以問句題明“江南客”今日來游烏衣園,下片順理成章地轉入懷古。“烏衣巷,今猶昔 。烏衣事 ,今難覓。”兩句以“烏衣”並提,但巷猶昔,事難覓,對比十分鮮明。王謝的德行已成歷史,今天不復存在,所以難覓。來到此地,只見小巷依然,於是自然生出物是人非之感。“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憑弔一番,“晚煙斜日”,景象何其蕭條。燕子當年經歷過烏衣園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體呈現。這裡化用了劉禹錫《烏衣巷》詩句,但用意不同。劉詩旨在奚落、諷刺,這裡是景仰、懷念。下面作者由歷史沉思回答自身:“抖擻一春塵土債 ,悲涼萬古英雄跡。”“塵土債”指自己和其兄的官務、宦情。這兩句意思說,本想解脫一下,誰知來到此地勾起如許悲涼。正如前面所述,他的悲涼既為王謝,更是為他們自己。這裡“塵土債”與“英雄跡”對照,顯示了自己及其兄多少沉淪下僚 、塵驅物役的苦悶和憤慨;“英雄”二字顯示出兄弟二人不同於那些“戚戚於貧賤,汲汲於富貴”的世俗之人,他們悲憤的是壯志難酬,追求的是乾一番驚天動地的英雄事業。至此,作者遊園所觸發的深層意識才終於顯現出來 。“且芳尊隨分趁芳時 ,休虛擲。”隨分,照例應景之意。即要趁著這天氣晴和的清明時節開懷暢飲,莫要辜負這大好時光。本來這賞春宴遊在他看來就是“虛擲”的表現——虛度了光陰,蹉跎了志業,可他卻說這樣才不虛擲,這是激憤的反語。更顯沉鬱。
全詞線索分明:由寫景開始,歡樂之景襯托出心中鬱悶之深;然後懷古,由歷史之事引出個人身世的慨嘆,可以說寫景和懷古都是為寫人服務的,而且結合得非常貼切。

標籤:寫景懷古

詩詞推薦

  • 菩薩蠻·白日驚飈冬已半

    納蘭性德清代〕白日驚飈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鴉亂。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
  • 雪晴晚望

    賈島唐代〕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新晴野望

    王維唐代〕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 登樓

    杜甫唐代〕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花島

    韓愈唐代〕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李白唐代〕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天開帝王居,海色照宮闕。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江水九道來,雲端遙明沒。時遷
  •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元代〕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 * 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蘇軾宋代〕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平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岡。波平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橫江詞六首

    李白唐代〕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橫江欲渡風波
  • 書磨崖碑後

    黃庭堅宋代〕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
  • 隋宮 / 隋堤

    李商隱唐代〕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天門山

    李白唐代〕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淨沙·星依雲渚濺濺

    孟昉元代〕星依雲渚濺濺,露零玉液涓涓,寶砌衰蘭剪剪。碧天如練,光搖北斗闌乾。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納蘭性德清代〕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搖落後,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
  •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齧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
  • 泜水

    鄭板橋〔清代〕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漾漾浮輕波,悠悠匯遠浦。千山倒空青,亂石兀崖堵。我來恣游泳,浩歌懷往古。逼側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代〕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
  • 賦得秋日懸清光

    王維唐代〕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閒流。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宋玉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元代〕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開。寄語多情熊少府;晴也須來,雨也須來。隨意且銜杯,莫惜春衣坐綠苔。若待明朝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
  •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杜甫唐代〕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百頃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原文_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