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何七判官昌浩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吒,思欲解世紛。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詩詞問答

問:贈何七判官昌浩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贈何七判官昌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贈何七判官昌浩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有時我忽覺心情惆悵,兀然獨坐直至夜半。天亮時空懷壯志,仰天長嘯,,欲為世間解亂釋紛,一展懷抱。我的心隨長風直上萬里,吹散天空中的浮雲。我羞作濟南伏生,九十多歲了還在啃書本,吟誦古文。不如撰劍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殺廝鬥,為國立功。一輩子老死於阡陌之間,怎能揚大名呢?夫子您是當今的管仲和樂毅,英才名冠三軍。我想您終會一起建功立業,豈能一輩子與長沮、桀溺為伍呢?

注釋
何七:何昌浩,排行第七,故稱何七。安旗云:”似為幽州節度使判官“。判官:節度使屬官。
匡坐:正坐。夜分:夜半。
平明:天明。嘯吒:高號長嘯。
紛:世間的紛爭。
濟南生:即西漢伏生,名勝,濟南人。曾為秦博士,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傳九篇,即今文《尚書》。漢文帝時召伏生,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見《漢書·伏生傳》
夫子:指何昌浩。管樂:指春秋時齊相管仲、戰國時燕國名將樂毅。
將:與。沮溺:指春秋時兩位著名隱士長沮、桀溺。見《論語·微子》。

詩文賞析

此詩最顯著的特點是善於抒發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苦悶,最終以擺脫這種苦悶而展示出詩人樂觀向上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為前四句。開篇”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兩句,直接點出積鬱於心的”惆悵“。這惆悵雖僅時而出現,但對積極進取、樂觀豪爽的詩人來說,卻也是非常嚴重的。為此,他正襟危坐,自夜至明,最後竟不得不用長嘯聲來加以發泄:”平明空嘯吒!“然而,”嘯吒“是無濟於事的,只不過聊以發泄胸中的不平之氣而已,所以用了一個”空“字。”思欲解世紛“,用了戰國時魯仲連的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詩人之所以”惆悵“,原因是為了解除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苦難。這就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詩中的矛盾和苦悶心情也是產生於這裡。

詩的第二個特點便是在積極用世和消極思想的對比之中進行多層次的交叉抒寫。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詩的第二段。這一段共八句,在揭示詩人內心活動方面較之第一段更加深入具體。”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二句,上承”解世紛“作飛動的描寫,用以狀寫理想與抱負的遠大。這是正面的直抒。”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是反面的對比。就李白看來,面對安史之亂的混亂局面,即使自己已年逾花甲,但也不能像伏生那樣,老死於經文之中,於國於民毫無補益。這是一層。”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又是一層。這兩句承上而言。如果自己不能乘風破浪,實現”濟蒼生,安黎元“的抱負,那么,也應在國難當頭之時,拔劍而起,為統一祖國而建立功勳。這是正面的發揮。”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又是反面的對比。

詩的第三個特點是把古人、友人與自己交織在一起來加以描寫。這明顯地體現在第三段,即最後四句裡邊。”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詩人用管仲、樂毅來比喻何昌浩,同時,也是在寫自己的懷抱。李白在詩中多次把管仲、樂毅作為自己仰慕和效法的榜樣。最後”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二句表示,自己將跟何昌浩一樣,為國為民乾一番事業,而決不能像長沮、桀溺那樣做逃避現實的隱士。

標籤:抒情理想

詩詞推薦

  • 月下獨酌其一

    李白唐代〕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明月逐人來

    李持正宋代〕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

    辛棄疾宋代〕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魯門泛舟其一

    李白唐代〕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迴。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

    楊萬里宋代〕我來秋浦正逢秋,夢裡重來似舊遊。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問著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二首

    李商隱唐代〕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斑騅
  • 驀山溪·梅

    曹組宋代〕洗妝真態,不作鉛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唐代〕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伐檀

    佚名先秦〕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韓愈唐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憑君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鴻雁

    佚名先秦〕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
  •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李賀唐代〕草暖雲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 訪隱者

    郭祥正宋代〕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寒雲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桃花羞作無情

    納蘭性德清代〕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閒窗伴懊儂。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元代〕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 渭川田家

    王維唐代〕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
  •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柳永宋代〕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
  • 浪淘沙九首

    劉禹錫唐代〕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砂。無端
  •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慶符

    胡銓宋代〕百年強半,高秋猶在天南畔。幽懷已被黃花亂。更恨銀蟾。故向愁人滿。招呼詩酒顛狂伴。羽觴到手判無算。浩歌
  • 蝴蝶兒·蝴蝶兒

    張泌五代〕蝴蝶兒,晚春時。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無端和淚拭胭脂,惹教雙翅垂。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
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_贈何七判官昌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