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寄柳氏

作者:韓翃 朝代:唐代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

章台柳,章台柳,顏色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詩詞問答

問:章台柳·寄柳氏的作者是誰?答:韓翃
問:章台柳·寄柳氏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章台柳·寄柳氏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韓翃的名句有哪些?答:韓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借問章台的柳啊,過去你是那樣婀娜多姿,如今你還和往日一樣嗎?
縱然那細長柔嫩的枝條,飄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樣了。

注釋
⑴寄柳氏:韓翃和柳氏贈答故事,見許堯佐《柳氏傳》(《太平廣記》卷四八五)及孟棨《本事詩》。
⑵章台:漢長安中街名,在陝西長安故城西南,見《漢書·張敞傳》,是繁華的地方,後來每借稱 * 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與楊柳相連。如費昶《和蕭記事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台陌,復掃長門扉。”崔國輔《少年行》:“章台折楊柳。”《古今詩話》:“漢張敞為京兆尹,走馬章台街。街有柳,終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詩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
⑶依依:柔軟貌。《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詩文賞析

這首作品,有人認為是詩,有人認為是詞(詞牌名為“章台柳”)。在《全唐詩》中,卷二四五中收錄此作,定為詩,題為“寄柳氏”;卷 * 〇又收錄此作,定作詞,題為“章台柳·寄柳氏”。下面是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蔣哲倫等人對此篇的賞析。

“章台”,本是戰國時所建宮殿,以宮內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長安縣故城西南隅。這裡借指長安。“章台柳”,即暗喻長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後人遂將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兩個疊句用於尋覓加強呼喚之急切,韻味深長,表達作者日思夜想的懷戀之情。“顏色青青”,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齡,丰容艷麗。“今在否”,謂是否安全健在,暗言社會動亂, * 猖獗,柳氏單身獨處,其安全令人擔憂,以疑問聲口,則其憂慮擔心之情可見。“長條似舊垂”,喻柳氏裊裊婷婷的身段和體態仍不減當年,與上文“顏色青青”相呼應。“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馬亂之秋,恐己為他人所劫奪占有,是“今在否”的進一步推測。前句見懷想之切,後句見憂慮之深,兩句以“縱使”“也應”開合進退,將其希望與失望,僥倖與不幸,揣測與擔憂等複雜的矛盾心情寫得傳神活現。

全篇語意雙關,表面上是寫柳樹,實際上是對柳氏的問候,問候了兩件詩人最關切的事:是否還在人世?是否已經嫁人?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標籤:柳樹寫人

詩詞推薦

  •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宋代〕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 * 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卜居

    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
  •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唐代〕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花。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花
  • 書文山卷後

    謝翱宋代〕魂飛萬里程,天地隔幽明。死不從公死,生如無此生。丹心渾未化,碧血已先成。無處堪揮淚,吾今變姓名。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寒柳

    陳維崧清代〕自別西風憔悴甚,凍雲流水平橋。並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雲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
  • 贈蜀府將

    溫庭筠唐代〕蠻入成都,頻著功勞。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雕邊認箭寒雲重,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酬屈突陝

    劉長卿唐代〕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憐君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江南·春去也

    劉禹錫唐代〕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 綠珠篇

    喬知之唐代〕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君家閨閣不曾難,常將歌舞借人看。意氣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密陳情表

    金朋說宋代〕烏鳥私情雖孝懇,諛人藐主豈忠誠。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陳情以偽名。
  • 天仙子

    和凝唐代〕柳色披衫金縷鳳,縴手輕捻紅豆弄。翠娥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台夢,一片春愁誰與共。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村姑兒

    蔡伸宋代〕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稻時。雙雙女伴隨。長歌詩。短歌詩。歌里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柳含煙·河橋柳

    毛文錫唐代〕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幾回攀折贈行人,暗傷神。樂府吹為橫笛曲,能使離腸斷續。不如移植在金門,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下途歸石門舊居

    李白唐代〕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雲物
  • 念奴嬌 周瑜宅

    鄭燮清代〕周郎年少,正雄姿歷落,江東人傑。八十萬軍飛一炬,風卷灘前黃葉。樓艫雲崩,旌旗電掃,射江流血。鹹陽三月
  • 生查子

    朱淑真宋代〕年年玉鏡台,梅蕊宮妝困。今歲未還家,怕見江南信。酒從別後疏,淚向愁中盡。遙想楚雲深,人遠天涯近。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有贈

    崔珏唐代〕莫道妝成斷客腸,粉胸綿手白蓮香。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舞勝柳枝腰更軟,歌嫌珠貫曲猶長。雖然
  • 釣雪亭

    姜夔宋代〕闌乾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雲是偽作 )

    李白唐代〕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別二首

    杜牧唐代〕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_章台柳·寄柳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