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氈

作者:蒲松齡 朝代:清代

紅毛氈原文

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置氈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頃刻氈大畝許,已登百人矣。短刃並發,出於不意,被掠數里而去。

詩詞問答

問:紅毛氈的作者是誰?答:蒲松齡
問:紅毛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紅毛氈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蒲松齡的名句有哪些?答:蒲松齡名句大全

蒲松齡紅毛氈書法欣賞

蒲松齡紅毛氈書法作品欣賞
紅毛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紅毛國,過去許諾與中國互通貿易。邊防的元帥見他們來的人太多,就不準許他們登岸。紅毛國的人再三請求說:“只要賜給我們一塊毛氈那么大的地方就足夠了。”元帥想,一塊毛氈能容納的人沒有幾個,就答應了。紅毛國的人就把毛氈放到岸上,僅能容納兩個人;他們把毛氈拉扯一下,就能容納四五人;他們一邊拉扯毛氈一邊從船上登入,頃刻之間,毛氈大到一畝多,已能容納數百人了。這些紅毛國人一齊抽出 * ,由於出其不意,被他們劫掠了好幾里的地方才離去。

注釋
⒈紅毛國:明、清時有些人稱英國、荷蘭國為“紅毛國”。據《明史·和蘭傳》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萬曆中,荷蘭海商始借船艦與中國往來。迄崇幀朝,先後侵擾澎湖、漳州、 台灣、廣州等地,強求通商,但屢遭中國地方官員驅逐,不許貿易;惟台灣 一地,荷蘭人以武力據守,始終不去。清順治間,荷蘭要求與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後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蘭以助剿鄭成功父 子功,首請開海禁以通市,清廷許之,乃通貿易。本篇所記,系據作者當時 傳聞,時、地未詳。
⒉固: 堅持。
⒊請: 請求。
⒋無幾: 沒多少。
⒌但:只。
⒍且……且……:一邊……一邊……。
⒎登:登上
⒏刃:刀。
⒐足:足夠。
10、氈大畝許:左右。
11、並:一起。
12、去:離開。
13、眾:人多。
14、許之:允許。
15、容:容納。
16、頃刻:片刻。
17、發:發射。
18、意:思想,意料。
19、掠:掠奪。
20、賜:賜予。
21、許。上文有四個“許”,它們的含義分為兩類:“舊許與中國相貿易”、“不許登岸”、“許之”中的三個“許”,均指“允許”、“答應”;“頃刻氈大畝許”中的“許”,指“左右”、“約”、“光景”,意為頃刻之間那塊氈毯就擴大到一畝地左右。

標籤:國中文言文寓言

詩詞推薦

  • 陳諫議教子

    佚名宋代〕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齧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
  • 狼三則

    蒲松齡清代〕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
  • 兩小兒辯日 / 兩小兒辯鬥

    列禦寇〔先秦〕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辯鬥 一作:辯日)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紅毛氈原文_紅毛氈的賞析_古詩文
  •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先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
  • 鄒忌諷齊王納諫

    劉向兩漢〕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 賣油翁

    歐陽修宋代〕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
  • 為學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清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
  • 梟逢鳩 / 梟將東徙

    劉向兩漢〕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
  •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魏晉〕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
  • 愚公移山

    列禦寇〔先秦〕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
  • 韓琦大度

    佚名〔〕韓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獻玉盞二隻,雲耕者入壞冢而得,表里無纖瑕可指,真絕寶也。公以百金答之,尤為寶玩。
  •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紅毛氈原文_紅毛氈的賞析_古詩文
  • 牧童逮狼

    蒲松齡清代〕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
    紅毛氈原文_紅毛氈的賞析_古詩文
  • 桃花源記

    陶淵明魏晉〕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娘子軍

    佚名宋代〕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時嫁柴紹。高祖起兵反隋,紹與妻謀曰:“尊公欲掃平天下,紹欲迎接義旗,二人同去則不可
  • 樂羊子妻

    范曄南北朝〕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 口技

    林嗣環清代〕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 論語十二章

    佚名先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
  • 神童莊有恭

    佚名〔〕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幼
    紅毛氈原文_紅毛氈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市

    蒲松齡清代〕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
紅毛氈原文_紅毛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