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 / 柳枝詞

作者:賀知章 朝代:唐代

詠柳 / 柳枝詞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詞問答

問:詠柳 / 柳枝詞的作者是誰?答:賀知章
問:詠柳 / 柳枝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詠柳 / 柳枝詞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賀知章的名句有哪些?答:賀知章名句大全

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書法欣賞

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書法作品欣賞
詠柳 / 柳枝詞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採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像到這美人還未到丰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繫的。
  (馬茂元)

標籤: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詠物春天柳樹國小古詩寫景寫風

詩詞推薦

  •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黃庭堅宋代〕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
  •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

    陳亮宋代〕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根。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 蘆花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丘處機宋代〕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古香慢(自度腔·夷則商犯無射宮·賦滄淚看桂)

    吳文英宋代〕怨娥墜柳,離佩搖葓,霜訊南圃。漫憶橋扉,倚竹袖寒日暮。還問月中游,夢飛過、金風翠羽。把殘雲、勝水萬頃
  • 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

    張榘宋代〕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滿袖塵埃推不去。馬蹄濃露,雞聲淡月,寂歷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誤。十
  • 秋曉風日偶憶淇上

    王闓運清代〕秋雲洗晨光,庭樹碧已散。風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清淇憶曉涉,塵慮得初盥。日色馬上明,波痕鷺邊淺。淪漪
  • 北禽

    李商隱唐代〕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石小虛填海,蘆銛未破矰。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 鄭谷唐代〕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宋代〕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 永州八記

    柳宗元唐代〕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 滿庭芳·紅杏香中

    趙良玉宋代〕紅杏香中,綠楊影里,畫橋春水泠泠。深沉院滿,風送賣花聲。又是清明近也,粉牆畔,時有遷鶯。當此際,人傳
  • 金明池·詠寒柳

    柳如是明代〕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

    李白唐代〕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斜低建章闕,耿耿對金陵。漢水舊如練,霜江夜清澄。長川瀉落月,洲渚曉寒凝。獨酌
  • 赤壁賦

    蘇軾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
  • 滿庭芳·促織兒

    張鎡宋代〕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牆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淒咽悲沈。爭求侶,殷勤
  • 西湖雜詠·夏

    薛昂夫元代〕晴雲輕漾,薰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映湖光,逞新妝。 笙歌鼎沸南湖盪,今夜且休回畫舫。風,滿座涼;蓮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秋入雲山

    張掄宋代〕秋入雲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
  •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
  •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杜甫唐代〕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百頃
  •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岑參唐代〕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不曾台上種,留向磧中栽。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詠柳 / 柳枝詞原文_詠柳 / 柳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