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

作者:鄭谷 朝代:唐代

中年原文

漠漠秦雲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無語,愁破方知酒有權。
苔色滿牆尋故第,雨聲一夜憶春田。
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

詩詞問答

問:中年的作者是誰?答:鄭谷
問:中年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中年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鄭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鄭谷名句大全

鄭谷中年書法欣賞

鄭谷中年書法作品欣賞
中年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676-38

詩文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人到中年後的一些感受。鄭谷當時寓居長安,面臨著新春的到來。漠漠秦雲(長安舊屬秦地),淡淡天色,正是西北春天的典型景象。望見這個景象,詩人自然會想到,又一個春天降臨人間。但隨即也會浮起這樣的念頭:跟著時光推移,自己的年歲不斷增添,如今是愈來愈品嘗到中年的滋味了。
  中年,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哀樂感受最深切的時候。青春已逝,來日幾何,瞻前顧後,百感交集。詩中不作過多的描述,只是抓住對花無語、借酒澆愁兩個細節,就把那種思緒滿懷的複雜心理狀態烘托出來了,筆墨經濟而又含蓄。
  那么,詩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底下一聯為我們略作提示。“故第”,即舊時的住宅。尋找故第,只見苔色滿牆,斑駁難認,意味著追懷平生,遺蹤恍然。“春田”,指家鄉的農田。由連夜雨聲,觸發起春田的憶念,暗示要棄官歸隱,安度餘生。上句是回顧,下句是展望,正體現了人到中年時的典型思想活動。作者藉故第、春田、苔色、雨聲等事物反映出來,形象鮮明而又富於概括力。
  然而,往事既不可追,來日也未必可期;現實的處境一時難以擺脫,衰遲的年華更無情地逐日而去。在這樣的矛盾交織之中,除了翻出舊詩稿來修改幾遍,琢磨一下自己作詩的技巧,還能用什麼方法來排遣心頭的煩惱呢?結末兩句表面說的“自喜”,實際是在年事虛長、無所作為情況下的自我安慰。透過外在的平靜氣氛,分明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強自壓抑下的無聊索寞心緒。
  鄭谷的詩以輕巧流利見稱,反映生活面不廣,從本篇也可以得到驗證。此詩涉及中年的苦悶,雖不無時代政治的投影,而主要仍限於個人的感興,社會意義不大。但文筆清新,思致宛轉,尤善於用簡煉明白的語言表達凝蓄深沉的情思,在其作品中亦屬上乘。
  (陳伯海)

標籤:春天追憶愁緒

詩詞推薦

  • 書窗即事

    朱淑真宋代〕花落春無語,春歸鳥自啼。多情是蜂蝶,飛過粉牆西。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歸雁二首

    杜甫唐代〕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雲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欲雪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嘆花 / 悵詩

    杜牧唐代〕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

    顧貞觀清代〕湔裙獨上小漁磯,襪羅微濺春泥。一篙生綠畫橋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風急,催歸暮雨霏霏。撲天香絮擁淒迷,
  • 春晴

    王守仁明代〕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遊絲冉冉花枝靜,青壁迢迢白鳥過。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客衣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自題金山畫像

    蘇軾宋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江城子·嫩黃初染綠初描

    譚宣子宋代〕嫩黃初染綠初描,倚春嬌,索春饒。燕外鶯邊,想見萬絲搖。便作無情終軟美,天賦與、眼眉腰。短長亭外短長橋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鶯梭

    劉克莊宋代〕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烏夜啼(八之一)

    陸游宋代〕金鴨余香尚暖,綠窗斜日偏明。蘭膏香染雲鬟膩,釵墜滑無聲。冷落鞦韆伴侶,闌珊打馬心情。繡屏驚斷瀟湘夢,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 送述古

    蘇軾宋代〕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商怨

    晏幾道宋代〕庭花香信尚淺,最玉樓先暖。夢覺春衾,江南依舊遠。回紋錦字暗剪,漫寄與、也應歸晚。要問相思,天涯猶自短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杜鵑花

    釋擇璘宋代〕蠶老麥黃三月天,青山處處有啼鵑。斷崖幾樹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小山
  • 南浦·春水

    王沂孫宋代〕柳下碧粼粼,認麴塵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滿銀塘,東風細、參差縠紋初遍。別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淺。再來漲
  • 一枝花·春日送別

    劉庭信元代〕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南(暮春)

    蘇軾宋代〕春已老,春服幾時成。曲水浪低蕉葉穩,舞雩風軟紵羅輕。酣詠樂昇平。微雨過,何處不催耕。百舌無言桃李盡,
  • 南鄉子·春情

    蘇軾宋代〕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春雨暗陽台,亂灑歌樓濕粉腮。一陣東
  • 歲晚還京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盧僎唐代〕紫陌開行樹,朱城出晚霞。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 【中呂】陽春曲

    王和卿元代〕春思柳梢淡淡鵝黃染,波面澄澄鴨綠添,及時膏雨細廉纖。門半掩,春睡殢人甜。題情情粘骨髓難揩洗,病在膏肓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

    晏殊宋代〕青梅煮酒斗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拼作,千尺遊絲,惹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夜 / 夜月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乾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
中年原文_中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