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商婦怨

作者:江開 朝代:宋代

菩薩蠻·商婦怨原文

春時江上簾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淒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詩詞問答

問:菩薩蠻·商婦怨的作者是誰?答:江開
問:菩薩蠻·商婦怨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菩薩蠻·商婦怨是什麼體裁?答:詞

江開菩薩蠻·商婦怨書法欣賞

江開菩薩蠻·商婦怨書法作品欣賞
菩薩蠻·商婦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春天的江上飄著細雨,揚帆擊鼓船離去。深秋月夜恰好歸來,匆匆停靠船又開走了。
嫁了丈夫好像沒有嫁,長守淒涼的夜晚。利慾薰心情意薄,青春易逝皆蹉跎。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商婦:商人的妻子。
廉纖:細微。
看看:轉眼之間。
利心:追逐金錢利益之心。
郎如年少何:郎該怎樣對那青春年少的女子呢?

詩文賞析

江開的這首詞意在寫是商婦的憂怨之情。

商婦問題,一直是詩詞作者突出寫的亮點。因為詩詞作者都很重感情,同時又都鄙薄利慾,因而他們多願意寫這種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詩中用“嫁與弄潮兒”的痴想表達商婦的痛苦,感情極其深刻哀切。在詞的含蓄雋永方面,江開的這首詞比不上李益的作品,但因為篇幅較長,因而對感情的剖析卻更加細膩。

在章法安排上,這首詞前半闋側重敘事,後半闋側重抒情,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上半闋描寫商人的兩次外出:“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

“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秋晚恰歸來”一句表明曾中間回來過,但從“恰歸來”和“船又開”來看間隔是極短暫的。因此,上半闋其實就是“朝朝誤妾期”的生動描述。下半闋抒情,表露的是商婦情緒的三個方面:“嫁郎如未嫁,長是淒涼夜”傾訴守空房的孤獨:“情少利心多”是對商人情薄的指責:“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虛度。這首詞,條理清楚,照應嚴密。比如,上半闋說“春時”出去,“秋晚”歸來,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商婦是獨守空房的,眼下“看看船又開”,不知歸期在何日?這些描寫,實際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長是淒涼夜”的最具體生動反映。上半闋中關於春去秋歸的敘述,實際上是商人全年行蹤的描寫,而結尾處“郎如年少何”所抒發的青春短暫的感嘆,就正是一年年青春虛度的必然結果。

這首《菩薩蠻》上、下兩闋分工明確,但下片之情全來自上片,上片之事又處處含情。可謂布局極為精巧。

這首詞也很講究文辭。如:首句寫別離的季節:“春時江上廉纖雨”,春天是人們易動感情的時候,在此時離別已叫人傷悲不已,加上“廉纖雨”(廉纖,是細微、纖微的意思),淅淅瀝瀝,自然更添無限淒清、哀涼。“秋晚恰歸來”一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蕭颯的環境氣氛,同時又成為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寫照。這一句說“秋晚恰歸來”,下一句接寫“看看船又開”,“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充分表達了主題,“看看”二字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將離去時的心理狀態,使讀者看到她,此時傷別的愁苦之情,極富形象性和表現力。又如,上半闋連用兩次“開船”造成商人不斷離去的氣氛,下半闋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兩句各自形成對照,對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至為重要。

標籤:宋詞精選婦女,傷別,青春

詩詞推薦

菩薩蠻·商婦怨原文_菩薩蠻·商婦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