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暮

作者:寇準 朝代:宋代

踏莎行·春暮原文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詩詞問答

問:踏莎行·春暮的作者是誰?答:寇準
問:踏莎行·春暮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踏莎行·春暮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寇準的名句有哪些?答:寇準名句大全

寇準踏莎行·春暮書法欣賞

寇準踏莎行·春暮書法作品欣賞
踏莎行·春暮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春色將盡,鶯聲燕語漸漸不聞,滿地落花堆積,稀疏的青梅斜掛枝頭,眼見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細雨中,一個消瘦的女子靜靜地獨立在畫閣外,眼前的屏風半掩著廳堂,惟見縷縷沉香從屏風后裊裊散來,更添了幾分幽幽的心事。
遙想當年依依惜別時的深情約定啊。如今一別經年,依然杳無音訊,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嗎?妝奩久未開,菱飾塵灰滿,眼下竟然連照鏡的心都懶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欄桿上,心下縱有萬語千言,卻又向誰人說起?惟有無語凝噎,暗自銷魂罷了。天空灰濛濛的,黯然地銜著綿綿不盡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
闌(lán):殘,盡,晚。
紅英:紅花。南唐李煜《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屏山:指屏風。唐溫庭筠《南歌子》詞:“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
密約:指男女之間互訴衷情,暗約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終身之事。
杳(yǎo)杳:深遠無邊際。
菱花:指菱花鏡,亦泛指鏡子。慵(yōng)將照:懶得拿起鏡子來照。慵:懶散。將:拿。
銷魂:形容極度傷心。

詩文賞析

“忠愍詩思悽惋,蓋富於情者。”是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對寇準詩作的評價,用來評論寇準的詞,其實也很恰當。試讀該首《踏莎行》,便可窺豹一斑。

這首小令以細膩而優美的筆觸刻畫暮色景物的衰殘、畫堂風光的孤寂,進而透露人物內心的惆悵和迷惘,外在與內在交匯,情懷與物象相通,激盪迴旋,錯綜交織,譜寫成一首傷春念遠的閨怨心曲,委婉有致,真切動人,活畫出獨守空閨的這位女性對於羈旅天涯、久客不歸的心上人的無限思念和一片深情,顯示出婉約詞派高度的藝術技巧。

上片著力所在其實是傷春自憐的孤寂心境。

時序暮春,美好的春景很快就要殘盡,黃鶯的啼聲日漸老澀,再也不是“鶯初學囀尚羞簧”那么稚嫩清脆、悅耳動聽。先前鬥豔爭妍、繽紛爛縵的紅花,紛紛辭謝枝頭,飄零殆盡。綠葉成蔭的梅樹上竟已悄悄結出了小小的青果。這是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寫。“鶯聲”、“紅英”、“青梅”,僅僅三項事物,由於極富春的特徵,足以將無邊春色展示具體。“色”與“聲”,“青”與“紅”,“老”與“小”,對照映襯,生動鮮明,鍊字工巧,耐人尋味。“將闌”、“漸老”、“落盡”而“小”,更是次第分明,動感強烈,春事闌珊的衰殘變化,足以驚心動魄。妙在雖不言情而情自見:春光易逝,無可奈何,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一旦有此感觸,自然也應該是“春色惱人眠不得”了。

戶外如此觸景生感,華美的廳堂里一片冷靜,更無伊人相伴,只有迷茫密布的春雨下個不停,催促春光更快地消逝。畫著山水圖案的精美屏風,半開半掩,可誰還有心腸去理睬它,香爐里燃了許久,即將燃盡的一縷余香,輕輕飄散,搖盪著,繚繞著,彌散在冷寂的畫堂里,仿佛幽遠的思緒一樣連綿不絕。“半掩”、“濛濛”、“裊”、“靜”,用詞精當,刻畫入微,生動地展現出一個華麗精美然而冷落空虛的畫堂環境,巧妙地折射出閨中獨守、百無聊賴的鬱郁情懷、沉沉幽怨,完美地構成了環境與心境的和諧統一。

下片著力所在分明是傷別懷遠的深沉離恨。

閨中愈是孤寂,愈加懷念伊人。想當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依依惜別,密約歸期,千般叮嚀,萬般囑咐,情意何等深沉。可誰知到如今望不到伊人寄來的音信,盼不見伊人歸來的身影。“沉沉”、“杳杳”,巧用疊字,突出離別情思的幽暗深遠與遼闊無際。既然如此,誰還有心情去對鏡梳妝,“菱花塵滿”,細節突出。“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所以聽憑菱花寶鏡積滿了灰塵,也懶心無腸地不去拂拭它了。思念伊人,情不能已,還是再到樓頭去看看罷,說不定能盼望到伊人意外歸來的行旌哩!可是事實無情,依然只有失望,沮喪之餘,啞然無語。但見萬里長空,一片陰沉,恰似閨中的心境;唯有芳草連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遠方。借景抒情,造語自然;芳草懷遠,巧於用典。“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當離情別恨使人傷感至極時,真好象魂魄離體而去一般。悽惋之情,溢於言表;不盡之意,更在言外。

總之,全詞上片寫景,情由景生,景中有情;下片寫情,寄情於景,以景結情。於是情經景緯,織成天機雲錦。

標籤: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閨怨傷春思念

詩詞推薦

  •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張孝祥宋代〕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
  • 金菊對芙蓉·上元

    納蘭性德清代〕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甃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狂游似夢,
  •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

    納蘭性德清代〕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疏影·苔枝綴玉

    姜夔宋代〕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 西河·金陵懷古

    周邦彥宋代〕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

    趙崇嶓宋代〕鶯歌蝶舞。池館春多處。滿架花雲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淚滿啼紅。料想故園桃李,也應怨
  • 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

    楊基明代〕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  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讓他
  • 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孫惟信宋代〕璧月小紅樓。聽得 * 憶舊遊。霜冷闌乾天似水,揚州。薄倖聲名總是愁。塵暗鷫鸘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
  • 釣雪亭

    姜夔宋代〕闌乾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雨晴煙晚

    馮延巳唐代〕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永宋代〕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
  • 鷓鴣天·卻月凌風度雪清

    孔榘〔宋代〕卻月凌風度雪清。何郎高詠照花明。一枝弄碧傳幽信,半額塗黃拾晚榮。 春思淡,暗香輕。江南雨冷若為情。猶
  • 夜行船·別情

    謝絳宋代〕昨夜佳期初共。鬢雲低、翠翹金鳳。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轉、眼波微送。草草不容成楚夢。漸寒深、翠簾霜重。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光好·迎春

    吳綺〔清代〕春來也,是何時?沒人知。先到玉兒頭上,裊花枝。十二畫樓簾卷,紅妝笑語參差。爭向彩幡成隊去,看朱衣。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姜夔宋代〕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濕紅恨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中谷有蓷

    佚名先秦〕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
  • 贈婦詩三首

    秦嘉兩漢〕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計。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
  • 清平樂·夏日游湖

    朱淑真宋代〕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留人不住

    晏幾道宋代〕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回文冬閨怨)

    蘇軾宋代〕雪花飛暖融香頰。頰香隔暖飛花雪。欺雪任單衣。衣單任雪欺。別時梅子結。結子梅時別。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踏莎行·春暮原文_踏莎行·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