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

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
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雲衣潤。
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為花忙損。
笑舊家桃李,東塗西抹,有多少、淒涼恨。
擬倩流鶯說與,記容華、易消難整。
人間得意,千紅百紫,轉頭春盡。
白髮憐君,儒冠曾誤,平生官冷。
算風流未減,年年醉里,把花枝問。

詩詞問答

問: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注釋

身倚欄桿,看碧綠的山色轉為丹紅,在悠然之間就褪卻了香袍的脂粉而成熟起來。上林苑選美一樣選上的,忙匆匆的又換掉了由紫雲潤色的衣裳。枉費了多少個春天啊,從早到晚的又是薰又是染,花兒都為此凋零了。可笑那些庸常的桃花李花,儘管亂塗亂抹地打扮自己,最後還是留下無限的淒涼。且與那些流鶯說去吧,切記世間的榮華與富貴,最容易消散而難以保全完整。人世間的得意,就像那自然界的花兒,儘管也有千紅百紫的時候,可是轉眼之間就到了盡頭。白頭老人的時候回想平生,是年輕時的少年意氣耽誤了自己,官場冷酷與無情。如果風流的稟性還沒有磨滅,那么就盡情地歡娛在酒中吧,要問人生的意義,那就去看那一年又一年的花枝吧。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是詠范南伯家文官花的。文官花,又名錦帶花、海仙花。

詞的上片主要寫文官花的顏色多變及其原因。王僧孺《夜愁示諸賓》詩說:“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倚欄”二句反用其意,言憑倚畫欄觀賞文官花,初看碧綠,轉眼變為朱紅色,而白色花苞也不經意地褪了色。兩句之中,寫出了該花由粉(白)變碧(綠)再變為朱(紅)的變化,且造語自然,可謂健筆。“上林”三句寫其由紅變紫。上林,這裡指翰林院。“紫雲衣潤”,言其變為紫色。如果說前兩句寫了白、綠、紅三色,意象很密;而“上林”三句則用三句詞寫了一種紫色,而意象極疏,一疏一密,相得益彰,可知此詞深得疏密相間之旨。“幾許”三句另闢一境,探尋其顏色多變的原因。“春風”,一語雙關,既指春風,又可指人。言文官花之所以粉、碧、緋(紅)、紫見於一日之間,變態尤異於腰金紫,是春風“朝薰暮染”的結果,也是種花者精心培育的結果,這種解釋雖然還沒揭示出此花“變態”的真正原因,但在當時的科學還欠發達的條件下,也許只能如此解釋。《全芳備祖》卷二十七引王元之《海仙花賦序》說:“予視其花”,未開如海棠,既開如文瓜,而繁麗裊弱過之。”又說“好事者作花譜,以海棠為花中神仙,予視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為號”,因名海仙花。故“笑舊家”三句,指出桃李雖“東塗西抹”,強作艷麗,也不及文官花“繁麗裊弱”之風韻,為其在花譜中爭得一席之地。

詞的下片寫對文官花的告誡和對范南伯的同情。其中前五句寫告誡之意。“擬倩”二句言花之榮華“易消難整”,而借流鶯之口“說與”,用筆極婉。朱熹《春日》說:“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而“人間”三句則反用朱詩,言萬紫千紅雖然給人帶來了春天的氣息,猶如“人間得意”之事,然而“轉頭春盡”,“人間得意”也將隨著“春盡”而消失。這既是對文官花的忠告,又巧妙地引出了對范南伯“官冷”的惋惜之意。“白髮”六句向范南伯致意。杜甫《奉贈韋左丞丈》詩云:“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范南伯曾賦詩謂:“伊人固可笑,歷落復奇嶔。略無資身策,而有憂世心”,可知南伯確為儒者。劉宰《范大夫行述》說:“公治官猶家,撫民若子,人思之至今”,僅做了兩任縣令,便不得不棄官家居,故作者以“儒冠曾誤,平生官冷”惜之。據劉宰說:“公歲晚居貧而好客,客至輒飭家人趣治具,無則典衣繼之,須盡乃白”,仍保持中原豪傑的本色,所以作者在結尾三句中謂其“風流未減”,但“年年醉里,把花枝問”,這雖然表示出他對花的愛戀,但晚景之淒涼,心緒之愁苦,也就可想而知。這幾句詞語極婉而情極痛,確實感人之至。

標籤:寫花詠物同情

詩詞推薦

  • 三絕句

    杜甫唐代〕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溫庭筠唐代〕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一翦梅

    周邦彥宋代〕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梅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誤招。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 羅隱唐代〕籬落歲雲暮,數枝聊自芳。雪裁纖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叢莫輕薄,彼此有行藏。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白居易唐代〕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獨孤及唐代〕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 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宋代〕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浮翠山房擬賦白蓮

    唐珏宋代〕淡妝人更嬋娟,晚奩淨洗鉛華膩。泠泠月色,蕭蕭風度,嬌紅斂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記。嘆冰魂猶在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鶯啼序·荷和趙修全韻

    吳文英宋代〕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雲墜。聽銀床,
  • 五粒小松歌

    李賀唐代〕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蛇子蛇孫
  •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趙令畤宋代〕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客群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閒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後燕瑤池,人間第一
  • 臨江仙·梅

    李清照宋代〕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楊柳枝詞

    白居易唐代〕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香菱詠月·其三

    曹雪芹清代〕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裏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山樽二首 ( 此首一題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

    李白唐代〕蟠木不雕飾,且將斤斧疏。樽成山嶽勢,材是棟樑餘。外與金罍並,中涵玉醴虛。慚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擁腫
  • 齊天樂·蟬

    王沂孫宋代〕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田家雜詠

    黃燮清清代〕西風 * 月,積地秋雲黃。力田已告成,計日宜收藏。刈獲須及時,慮為雨雪傷。農家終歲勞,至此願稍償。勤苦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

    劉長卿唐代〕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萍

    劉繪南北朝〕可憐池內萍,葐蒀紫復青。巧隨浪開合,能逐水低平。微根無所綴,細葉詎須莖?飄泊終難測,留連如有情。
  • 慧慶寺玉蘭記

    戴名世清代〕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原文_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