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慶寺玉蘭記

作者:戴名世 朝代:清代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間,著書於此。先生舊太史,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宋公時時造焉。於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載酒來訪者不絕,而慧慶玉蘭之名,一時大著。

玉蘭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遊人雜沓,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

余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歲丁亥春二月,余晝閒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曩時。余嘆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也。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記之。

詩詞問答

問:慧慶寺玉蘭記的作者是誰?答:戴名世
問:慧慶寺玉蘭記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慧慶寺離閶門有四五里的距離,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人居住。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之間,秀水朱彝尊先生租了幾間僧人的住房,在這裡著書立說。朱先生曾是舊時的太史官,很有名望,又是江蘇巡撫宋公的貴客,宋公常常來登門拜訪。於是蘇州的上層人物由於巡府所看重的客人這層緣故,帶著美酒佳肴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於是慧慶寺玉蘭的名聲,一時間大為著稱。

玉蘭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兩株,好幾丈高,大概有兩百多年了。花開時,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蘭一株,歷來被人們稱道。虎丘是繁華的遊覽勝地,遊客來往眾多,所以那的玉蘭花容易出名,其實遠遠不如慧慶寺的這兩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為貴客的話,那么慧慶的玉蘭,可能會沒有人知道。過了很久,朱先生離開了,寺門白天也是關閉著,不再有人專為看花而來了。

我的寓所離慧慶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閒來無事,獨自在野外漫步,便敲開寺門進去。時值玉蘭剛開,茂盛繁密與過去並無二樣。我讚嘆花開花落,自有一定的時節,開謝盛衰的氣運機遇各自適應自身的自然規律,原本與人事無關,並不因人對它的知遇與否而決定它的盛衰與否。現在虎丘的玉蘭,形神逐漸衰敗了,而在慧慶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見虛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獨處潛在厚實的卻可以保持久遠。花雖然輕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還有讓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記下來。

注釋
閶(chāng)門:蘇州城的西北門。
癸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甲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朱竹垞(chá):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初文學家。著有《曝書亭集》。賃(lìn):租。
太史:古代史官稱太史。朱彝尊曾被授檢討(史官的一種)之職,入史館修明史。
宋公:宋犖,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康熙年間(1662—1722)累擢江蘇巡府,以清節著稱,官至吏部尚書,能詩善畫,詩與王士禎齊名。著有《西陂類稿》、《滄浪小志》、《綿津山人詩集》等。重客:貴客。
造:登門拜訪。
虎丘:在蘇州閶門外,為蘇州遊覽勝地之一。相傳吳王闔廬葬此,名勝古蹟有虎丘塔、雲岩寺、劍池、千雲石等。
雜沓(tà):眾多雜亂的樣子。
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曩(náng):昔,以前。
氣機:氣運。
恃(shì):憑靠。
幽潛:指幽居避世。
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詩文賞析

此文作於公元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當時戴名世55歲。作者因會試被黜,逐出京師,客居蘇州,操書房之選,寫出此文。

標籤:詠物哲理

詩詞推薦

  • 金明池·詠寒柳

    柳如是明代〕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宋代〕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落梅

    劉克莊宋代〕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庖丁解牛

    莊周〔先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
  • 詠甘蔗

    佚名清代〕綠陣連煙垠,風雨化精節。玉露含青紫,沁徹哲人心。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姜夔宋代〕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滄浪歌

    佚名先秦〕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賀蘭山

    胡秉正〔清代〕西北天誰補?此山作柱擎。蟠根橫遠塞,設險壓長城。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曾從絕頂望,灝氣接蓬瀛。
  •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宋代〕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瓏瓏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慈湖夾阻風五首

    蘇軾宋代〕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猶有
  • 野菊

    楊萬里宋代〕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花應
  • 橘柚垂華實

    佚名兩漢〕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人倘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南中詠雁詩(一作於季子詩,題作南行別弟)

    韋承慶唐代〕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柳絮

    劉筠宋代〕半減依依學轉蓬,班騅無柰恣西東。平沙千里經春雪,廣陌三條盡日風。北斗城高連蠛蠓,甘泉樹密蔽青蔥。漢家
  • 喜遷鶯·暑風涼月

    辛棄疾宋代〕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蓉花發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叔向賀貧

    佚名先秦〕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滿江紅·詠竹

    陸容明代〕不種閒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淨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
  • 里革斷罟匡君

    佚名先秦〕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
  • 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

    佚名兩漢〕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_慧慶寺玉蘭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