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柳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贈柳原文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詩詞問答

問:贈柳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贈柳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贈柳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贈柳書法欣賞

李商隱贈柳書法作品欣賞
贈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章台柳色垂拂繁茂,柳色或明或暗,鄄都的大路旁,柳枝像妙齡女郎在蹁躚起舞。
早就聽到不少人讚美柳樹風流至極,如今看到了,正當婀娜多姿時。
迷人的柳色一直到橋邊,眼看柳色要被隔斷,跨過橋向長堤延伸,我的心也緊隨不捨。
柳樹真忍心啊,放出如雪的柳絮,飄浮著,飛舞在青樓酒旗之間。

注釋
此題為“贈柳”,實為詠柳。有人認為所詠的“柳”可能是個歌妓,因為詩中表現的是依依不捨的繾綣之情。
章台:漢代京城長安的街名。街旁多柳,唐時稱為“章台柳”。從:任從。掩映:遮掩映襯。
郢:戰國時楚國的國都,即今湖北江陵。參差:柳條垂拂繁茂的樣子。
見說:聽說。意謂聽到別人對柳的讚賞。
來當:今天自己見到的時候。婀娜:與“風流”都是寫柳絲的風流極致,嫵媚多姿。
橋回:橋向旁彎曲。
堤遠:長堤向遠延伸。意相隨:柳枝傍堤而去,遂意相隨。這句既寫柳絲,也寫出詩人對柳的眷戀不捨。
忍:豈忍。花如雪:柳花似雪。
青樓:古代歌舞宴飲的館樓。

詩文賞析


  《贈柳》,其實就是詠柳。詠而贈之,故題曰“贈”。前人認為此詩有本事,馮浩並認為係為洛陽歌妓柳枝作。由於年代久遠,別無旁證,真實情況,已難考知。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這一首同他別的那些詠柳詩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處,而是非常廣闊的地域。“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首聯就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秀色千里。
  “掩映”、“參差”,是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在春天。由“從”(任從)到“更”的變化,把柳的蓬勃生機,渲染得更加強烈。次聯“風流”、“婀娜”,則是寫柳的體態輕盈。柔長的柳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姿態是非常動人的。“見說”是聽見別人說,包括古今之人對柳的讚賞。“來當”句是說自己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表現出詩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從廣闊的背景上,對春柳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寫出了她嫵媚可愛的風姿。
  下面接寫柳色綿延不斷。一到春天,路旁堤畔之柳籠煙罩霧,蔥蘢翠綠,望之令人心醉。詩人的目光,正是被這迷人的柳色所牽引,向前移去,直到橋邊,眼看柳色就要被隔斷,可是跨過橋去,向旁一彎,卻又順著長堤,向前延伸,最後雖然眼中已望不見柳,但心中仿佛仍然見到青青的柳色向遠方伸去。“行”作“行蹤”、“蹤跡”解。“意相隨”既指春柳傍隨長堤而去,也指詩人的心為柳所系,緊隨不捨,最後直至青樓酒旗、柳花似雪之處。“青樓”、“酒旗”是人間繁華之地;飛花似雪是春柳盛極之時。“忍”即忍心之意,字里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花飛似雪,固然美極盛極,然而繁華已極,就意味著離凋謝不遠。兩句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也把人的愛惜之情寫到極點。紀昀評此詩云:“五、六句空外傳神,極為得髓。結亦情致可思。”(《李義山詩集輯評》)這四句,意境很美,言外之意不盡,很耐人尋味。
  清代王士禛說:“詠物之作,須如禪家所謂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堂詩話》)此詩全篇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且,仔細玩味,又會發覺它們既是寫柳,又象是在寫人,字裡行間,仿佛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風流韻致,婀娜多情,非常逗人喜愛。她也許是詩人的友人,也許就是詩人的情人,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分離了。詠柳即詠人,對柳之愛憐不捨,即對其所愛之人的依戀與思念。似彼似此,亦彼亦此,不即不離,正是此詩藝術表現的巧妙之處。馮浩說此詩“全是借詠所思”(《玉谿生詩集箋注》),大旨是不錯的。
  (王思宇)

標籤:惜別

詩詞推薦

  • 賀聖朝·留別

    葉清臣宋代〕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哭晁卿衡

    李白唐代〕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一絡索·送蜀守蔣龍圖

    陳鳳儀宋代〕蜀江春色濃如霧。擁雙旌歸去。海棠也似別君難,一點點、啼紅雨。此去馬蹄何處。沙堤新路。禁林賜宴賞花時,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八歸·湘中送胡德華

    姜夔宋代〕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牆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
  • 官橋柳色

    朱栴〔明代〕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沒幸章台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塞垣
  • 折楊柳 / 和練秀才楊柳

    楊巨源唐代〕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唐代〕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婦詩三首

    秦嘉兩漢〕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計。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
  • 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

    周邦彥宋代〕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天寒山色有無中。野外一聲鍾起、送孤蓬。添衣策馬尋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
  • 酹江月·驛中言別

    鄧剡宋代〕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洛陽愁絕

    溫庭筠唐代〕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天香·蠟梅

    吳文英宋代〕蟫葉黏霜,蠅苞綴凍,生香遠帶風峭。嶺上寒多,溪頭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牆陰春早。初
  • 送僧歸日本

    錢起唐代〕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別韋司士

    高適唐代〕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鍾殘月雁歸聲。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黃河曲里沙為岸,白馬津邊柳向城。莫怨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岑參唐代〕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 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 / 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高適唐代〕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雲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樑山匹馬遲。此地
  • 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孫光憲唐代〕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 送人東歸

    溫庭筠唐代〕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灑慰離顏。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

    李白唐代〕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唐代〕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
贈柳原文_贈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