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懷故園海棠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春晴懷故園海棠原文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詩詞問答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的作者是誰?答:楊萬里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楊萬里春晴懷故園海棠書法欣賞

楊萬里春晴懷故園海棠書法作品欣賞
春晴懷故園海棠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今天天氣晴朗,春風和暖,正是家鄉海棠開花的時候;我在夢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開了,這繁花就像美麗的錦繡堆起來似的。
此時雖大地回春,萬物欣欣向榮,但人卻老了;每年過了社日,燕子才飛回來。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濃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這春空里,柳絮將飛又落下。
無奈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么就讓詩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做的酒杯中來吧。

注釋
社:社日。古時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請豐年之祭,秋社是收穫後報謝社神之祭。
無那:無奈。

詩文賞析

《春晴懷故園海棠》作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春天,當時作者離家宦遊,正在廣州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之職。一說這詩作於淳熙八年(1181年)。

詩開頭點題,寫春晴懷念故園(家鄉)的海棠。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海棠,真的夢見家鄉繁花似錦的海棠。當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這種好夢,詩人有時喜歡假託夢境來表現極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夢”,來表現“有所思”。如果以為詩中寫夢,都是真的做夢,那就被詩人瞞過了。寫夢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於表達思念之情。

頷聯、頸聯寫夢醒之後,眼前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作者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想到自己將要老了。春天,古時叫“青春”,後來,人在青年時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諧的,都富有生氣。可是這裡卻把春景和老人擺在一起,這不僅不協調,而且形成一種對比,是生氣勃勃和衰颯老氣的對比。這裡有意拿春景來反襯自己虛度年華,寄託了無限感慨,也激起了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一年過社”暗點“春”字。這裡說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鳥,過了春社日(春分前後),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這一句和上句相呼應,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第三聯出句寫空中浮雲,時多時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濃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對句以直白之語,將柳絮將飛又墮的神態寫出來。這柳絮像是要掉下來,卻又飛上去,上上下下,來來往往,飄個不停。這一聯也是形容“萬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後一聯說,無奈(無那)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么就讓詩歌(遣詩)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美玉)做的酒杯中來吧。晉朝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說“秀色若可餐”,作者在這裡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然而卻又天真地構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這種浪漫天真的構思,表現了作者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

標籤:寫景孤寂

詩詞推薦

春晴懷故園海棠原文_春晴懷故園海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