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風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詠風原文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詩詞問答

問:詠風的作者是誰?答:王勃
問:詠風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詠風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勃名句大全

王勃詠風書法欣賞

王勃詠風書法作品欣賞
詠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涼的風肅肅吹來,山谷林間頓時變得清爽涼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煙雲,捲走了山間的霧靄,顯現出了山上澗旁的人家房屋。
涼風來來去去本來沒有蹤跡,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卻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當紅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靜的時候,它又自松林間吹起,響起一片松濤聲。

注釋
肅肅:形容快速。
風:一作“景”。
加:給予。
林壑:樹林和山溝,指有樹林的山谷。
驅:驅散,趕走。
尋:一作“入”。
澗戶:山溝里的人家。
卷:捲走,吹散。
霧:一作“露”。
楹:堂屋前的柱子。
山楹:指山間的房屋。
固:本來。
跡:行動留下的痕跡。一作“際”。
動息:活動與休息。
松聲:松樹被風吹動發出像波濤一樣的聲音。

詩文賞析

宋玉的《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下而加焉。”此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散澗上的煙雲,使詩人尋到澗底的人家,捲走山上的霧靄,現出山間的房屋,詩人情不自禁地讚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這風確乎是“有情”的。

“肅肅涼景生”,首句平直輕快,習習涼風飄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緊承上句,概寫風不管深溝還是淺壑,不分高低貴賤,北風都遍施恩惠。“我”字的運用,加強了主觀情感,表現了詩人胸襟的開闊。“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描寫風為平民百姓送爽的具體情態。風,驅散了煙雲,捲走了霧靄,穿行於澗戶山舍將清爽帶給人們。第五、六兩句是讚揚風的品格。“去來固無跡”,指它行蹤不定,似乎施惠於人們沒有所圖,不求回報。“動息如有情”,借用《抱朴子·暢玄篇》“動息知止,無往不足”之意,形容風慷慨惠施,不遺餘力,來去仿佛一個有情有義之人。這兩句詩,夾敘夾議,巧妙地承前啟後,自然地引出結聯:“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白天,風為勞作的人們送來清涼,寧靜的傍晚,又為歇息的人們吹奏起悅耳的松濤聲。欣賞松濤的大多是士子或隱者,當然也包括了詩人自己。這裡與“加我林壑清”中的“我”一樣加深了主觀意趣。

詩人以風喻人,托物言志,著意讚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風不捨晝夜,努力做到對人有益。以風況人,有為之士正當如此。詩人少有才華,而壯志難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充滿激情地寫道:“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在這篇中則是借風詠懷,寄託他的“青雲之志”。

此詩的著眼點在“有情”二字。上面從“有情”寫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復由“有情”贊其“為君起松聲”。通過這種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風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首句寫風的生起,以“肅肅”狀風勢之速。風勢之緩急,本來是並無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個“加”字,就使之化為有意的行動,仿佛風疾馳而來,正是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寫風的活動,也是抓住“驅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風吹煙霧,風卷松濤,本來都是自然現象寫成了有意識的活動。她神通廣大,猶如精靈般地出入山澗,驅菸捲霧,送來清爽,並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在詩人筆下,風的形象被刻畫得維妙維肖了。

此詩所詠之風,不是習見的柔弱的香風,也並非宋玉《風賦》中的取悅於大王的雄風,肆虐於庶人的雌風。這首《詠風》小詩里,寄寓著詩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標籤:詠物讚美寫風

詩詞推薦

  •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

    朱熹宋代〕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花心動·柳

    吳文英宋代〕十里東風,裊垂楊、長似舞時腰瘦。翠館朱樓,紫陌青門,處處燕鶯晴晝。乍看搖曳金絲細,春淺映、鵝黃如酒。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王淇宋代〕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 虞美人·影松巒峰

    侯文曜清代〕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鬆巒歷歷。望里依岩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雲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
  • 解連環 孤雁

    張炎宋代〕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 詠梅

    陳亮宋代〕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事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政主張。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菊花

    黃巢唐代〕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雪 / 詠雪聯句

    劉義慶南北朝〕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瓢

    張說唐代〕美酒酌懸瓢,真淳好相映。蝸房卷墮首,鶴頸抽長柄。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尋梅

    喬吉元代〕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酒醒寒驚夢,笛淒春斷腸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唐代〕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阿房宮賦

    杜牧唐代〕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 楊柳枝·桃源仙子不須夸

    司空圖唐代〕桃源仙子不須夸,聞道惟裁一片段預告。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永州八記

    柳宗元唐代〕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 怨歌行

    班婕妤〔兩漢〕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
  • 玉樓春·燕雕樑畫棟原

    宋徵輿清代〕燕雕樑畫棟原無數,不問主人隨意住。紅襟惹盡百花香,翠尾掃開三月雨。半年別我歸何處?相見如將離恨訴。海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詠菜花

    陳維崧清代〕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颺。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
  •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李商隱唐代〕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悵臥遙帷。章台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惜黃花慢·菊

    吳文英宋代〕粉靨金裳。映繡屏認得,舊日蕭娘。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避春祗怕春不遠,望幽徑、偷理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 落葉

    王建唐代〕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
詠風原文_詠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