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韓潮州愈

作者:賈島 朝代:唐代

寄韓潮州愈原文

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詩詞問答

問:寄韓潮州愈的作者是誰?答:賈島
問:寄韓潮州愈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寄韓潮州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賈島的名句有哪些?答:賈島名句大全

賈島寄韓潮州愈書法欣賞

賈島寄韓潮州愈書法作品欣賞
寄韓潮州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的心與你相隨共同乘上木蘭舟,一直到達遙遠的天南潮水的盡頭。
隔著五嶺你的詩章傳到華山西麓,出了藍關我的書信越過瀧水急流。
險峰上驛路高懸被片片流雲遮斷,海濤洶湧浸蝕城根棵棵老樹含秋。
總有一天狂風將把瘴氣掃除乾淨,到那時月色明朗開始高照浪西樓。

注釋
韓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時貶謫為潮州刺史,故稱韓潮州。
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後常用為船的美稱,並非實指木蘭木所制。
潮水:河流名,今名韓江,流經潮州。
嶺:指五嶺。華岳:即西嶽華山。篇章:指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
關:指藍關。瀧流:即瀧水,自湖南流入廣東,唐時稱虎溪。
驛路:驛道;大道。殘云:零散稀疏的雲。
城根:猶城腳。一作“城闉(yīn)”。
瘴煙:濕勢蒸發而致人疾病的煙氣。
浪西樓:潮州的一處樓閣,具體情況不詳。

詩文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表達了與韓愈不同尋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種深切的眷念和嚮往的心曲。首聯“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兩句筆力奇橫,表現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願陪同貶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聯直抒別後景況。頷聯“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兩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膽相照。韓愈詩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賈島則報以“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這是互訴衷曲之語。“懸”、“浸”二字,一高一下,富於形象。望不到盡頭的驛路,盤山而上,好像懸掛在聳入雲霄的峰巒上。這是途中景色。潮州濱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濕,老樹為之含秋。這是到任後的景色。“峰懸驛路”是寫道路險阻;“海浸城根”則說處境悽苦。“殘雲斷”內含人雖隔斷,兩心相連之意;“老樹秋”則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關懷心情。

寫到第三聯,已把堅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頂峰,詩的境界也達到了高峰。第四聯則盪開一筆,別開生面:“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無辜遭貶的冤屈,自將大白於天下。這裡針對韓愈“好收吾骨瘴江邊”一語,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結束全詩。

此詩首聯寫意,次聯寫實,三聯寫懸想,尾聯寫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為契機,抒寫了真誠的友情。八句詩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從丹田流出。詩的語言酷似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的和詩,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標籤:友情

詩詞推薦

寄韓潮州愈原文_寄韓潮州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