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詩詞問答

問: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往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園邊歡度佳節。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卻是在被貶後的湓浦沙頭水館前度過。
向著西北望也看不到家鄉,人在東南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秋風吹過無人理會這淒涼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還似以往。

注釋
昔年:往年,從前。
湓浦:今名龍開河。源出江西瑞昌西南青山,東流經縣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長江。

詩文賞析

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瞭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其實,詩人就是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詩歌首頷聯正是詩人關照月亮的思考。從邏輯上應該“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抬頭望月,觸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的月下之景,詩歌卻從對面飛來著筆昔年往事,描繪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會歡飲圖。詩歌起筆不同反響,召喚其昔日的觥籌交錯、夜夜歡歌的情形,只有這樣頷聯的今年貶謫的“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失落。繁華的過去越明朗,對照今日的淒冷就越有感覺,以此造成的昔今懸殊反差,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悲苦感。可是兩聯二十八言中,詩人不煩厭地重複“八月十五夜”,顯然它帶給詩人的心靈是震撼的,也是慘痛的。讓詩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歡樂,獨自苦品著眼前的寂寞和悽苦。詩句一望而知地運用了昔今對比手法,其實每一聯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場景,對比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情景意境的對比,今晚觀賞的不單是月亮,而是面對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種過去到現在的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

月亮在古典詩歌里,更多承載了懷鄉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這些月亮內涵是因空間距離產生而寄寓感情的。不過月亮也會出現時間概念,它卻成了一種永恆對照無常的人生,進而表現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春江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這些詩句里的月亮意象無不指向時間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給個體生命的悵惘痛苦。

昔今這種對比古詩里還是常見的,“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過去聽聞就該登樓觀望洞庭水,可是不知為何直至今朝才有機緣登臨,道出詩人生活無盡的無奈和生活的淒楚遭遇。其實白居易在對比中也在暗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

詩歌的首頷聯多層面的表現詩人的痛苦感,其實這還是生活橫截面的對比,那詩歌又是如何完成內容的轉折呢?從內容上頸聯涉及望鄉和圓月,表面上像在思鄉,但是“望鄉“行為反映的心理,卻浸透著詩人的孤寂和悽苦,而這種心理想通過望鄉排遣,其結果沒有望到自己的故鄉,反而再次強化了內在的主體孤苦體驗。“見月”就是觀賞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輪圓月,但行為發問的竟為“幾回圓”,顯然這圓月在詩人眼裡不圓,這種發問折射了詩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內在的之情的孤寂悽苦。“望鄉”“見月”行為藝術是望而不見、見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詩人極度孤寂產生的心理結果。“西北望鄉”“東南見月”,其實是互文修辭,身處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鄉和四野觀望明月,能想像出一個人觀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鄉帶給自己溫暖,能看到心中一輪明月留給自己關懷,卻出現相反結果,徒添了詩人不盡的悽苦感。

詩歌是如此極盡曲折的突出詩人貶謫的孤寂之情,尾聯詩人細節化的再現秋風月光。“秋風秋雨愁煞人”,過去的日子出現的“昨風一吹無人會”,沒有人領會這悽厲秋風的涼意。能忽略這淒冷秋風的肌膚感,一定是人們沉浸在無情的喜悅里,已然忘記了秋風的淒冷,這裡突出詩人過去日子的歡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說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氣之人了,照應詩歌前文對比的物是人非的無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這樣的月光照在身上,卻令人清冷至極,置身“湓浦沙頭水館前”環境裡,心內卻是清冷感,詩歌在這進一步強化了詩人貶謫後面對十五明月帶來的悽苦悵惘失落之感。

詩讀至此,不禁為之動容,白居易是如此變幻的再現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驚嘆詩人詩歌技巧的嫻熟,尺幅之間盡情描摹無形的心裡悲苦!

詩詞推薦

  • 立春日感懷

    于謙明代〕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晏幾道宋代〕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稱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沈醉換悲涼。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歸雁

    錢起唐代〕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二

    姜夔宋代〕美人台上昔歡娛,今日空台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
  • 九日

    文森明代〕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種桃杏

    白居易唐代〕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遠誰能念鄉曲,年深兼欲忘京華。忠州且作三年計,種杏栽桃擬待花。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探芳新·吳中元日承天寺遊人

    吳文英宋代〕九街頭,正軟塵潤酥,雪銷殘溜。禊賞祗園,花艷雲陰籠晝。層梯峭空麝散,擁凌波、縈翠袖。嘆年端、連環轉,
  • 游朝陽岩遂登西亭二十韻

    柳宗元唐代〕謫棄殊隱淪,登陟非遠郊。所懷緩伊鬱,詎欲肩夷巢。高岩瞰清江,幽窟潛神蛟。開曠延陽景,回薄攢林梢。西亭
  • 和子由中秋見月

    蘇軾宋代〕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
  • 有杕之杜

    佚名先秦〕有杕之杜,生於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有杕之杜,生於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游?
  • 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

    賀鑄宋代〕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雨晴煙晚

    馮延巳唐代〕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薊北旅思 / 送遠人

    張籍唐代〕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薴詞。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春閨

    徐燦清代〕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捲簾風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折桂令·九日

    張可久元代〕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 與客湖上飲歸

    葉夢得宋代〕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雨亂風荷。微雲吹散,涼月墜平波。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無
  •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

    虞集元代〕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中秋

    蘇軾宋代〕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唐代〕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君歌聲酸辭正苦,不能聽終淚如雨。洞庭
  • 秋夜月·當初聚散

    柳永宋代〕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閒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_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