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作者:晏幾道 朝代:宋代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

天邊金掌露成霜。
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稱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殷勤理舊狂。
欲將沈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詩詞問答

問: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作者是誰?答:晏幾道
問: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書法欣賞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書法作品欣賞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天邊的雲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紅白霜,浮雲隨著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長。舉綠杯,舞紅袖,趁著九九重陽,人情溫厚似故鄉。
佩戴紫色蘭花,頭上插著 * ,急切切重溫舊日的顛狂。想借一番沉醉換掉失意悲涼,清掌莫唱悲曲,一唱斷人腸。

注釋
阮郎歸:詞牌名,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神仙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歸甚苦。既歸則鄉邑零落,經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淒音。四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金掌:漢武帝時在長安建章宮築柏梁台,上有銅製仙人以手掌托盤,承接露水。此處以“金掌”借指國都,即汴京。即謂汴京己入深秋。
雁字:雁群飛行時排列成人字,有時排列成一字,故稱雁字。
綠杯紅袖:代指美酒佳人。
人情:風土人情。
“蘭佩紫”兩句:佩戴紫色蘭花,頭上插 * 。屈原《離騷》中有“紉秋蘭以為佩”。
理舊狂:重又顯出從前狂放不羈的情態。

詩文賞析

此詞寫於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鬱之情,但並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從和婉到悠揚,適應感情的變化,整著詞的意境是悲涼淒冷的。

起首兩句以寫秋景起,點出地點是在京城汴梁,時序是在深秋,為下文的“趁重陽”作襯墊。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二十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以承武帝想飲以求長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築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但作者詞風不求以峻峭勝,故第二句即接以閒淡的筆調。白露為霜,天上的長條雲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雲影似乎也隨之延長了。這兩句意象敏妙,滿懷悲涼,為全詞奠定了秋氣瑟瑟的基調。三、四兩句將客居心情與思鄉之情交織來寫,用筆細膩而蘊涵深厚,一方面讚美故鄉人情之美,表達出思鄉心切的情懷,另一方面又讚美了重陽友情之美,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過片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和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接下來一句,寫詞人仕宦連蹇,陸沉下位,情緒低落,不得不委屈處世,難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於是不妨再理舊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負友人的一片盛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說:“‘綠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舊狂’,五字三層意: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於外者也。狂已舊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試想,本是清狂耽飲的人,如今要喚起舊情酒興,還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層層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訴說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為深厚的高度。結尾兩句:“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由上面的歸結,再來一個大的轉折,又引出很多層次。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並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蕙風詞話》又說:“‘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註腳;‘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此乃中肯之語。詞之結句,竟體空靈,包含著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極盡迴旋曲折、一詠三嘆之妙。“蘭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轉為寬鬆;“殷勤”句隨著內容的迅速濃縮,音節也迅速轉向悠揚;“欲將”二句,感情越來越深沉、曲折,音節也越來越悠揚、激盪。譚獻評周邦彥《蘭陵王》詞的“斜陽冉冉春無極”句,說“微吟千百遍,當入三昧,出三昧。”讀晏幾道這首詞的最後三句,使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它的意境、音節配合得極有韻味和感染力,妙處須細細體會。《宋詞舉》中云:“小山多聰俊語,一覽即知其勝。此則非好學深思,不能知其妙處。”此詞正說明了這一點。

縱觀全詞,儘管作者那種披肝瀝膽的真摯一如既往,但在經歷了許多風塵磨折之後,悲涼已壓倒 * ;雖然還有鏤刻不滅的回憶,可是已經害怕回憶了。

標籤:宋詞精選重陽節友情思鄉

詩詞推薦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唐代〕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醉桃源·贈盧長笛

    吳文英宋代〕沙河塘上舊遊嬉。盧郎年少時。一聲長笛月中吹。和雲和雁飛。驚物換,嘆星移。相看兩鬢絲。斷腸吳苑草淒淒。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落葉

    孔紹安隋代〕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風入松·九日

    張可久元代〕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 虞美人·聽雨

    蔣捷宋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在武昌作

    徐禎卿明代〕洞庭葉未下,瀟湘秋欲生。高齋今夜雨,獨臥武昌城。重以桑梓念,淒其江漢情。不知天外雁,何事樂長征?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遠曲

    張籍唐代〕戲馬台南山簇簇,山邊飲酒歌別曲。行人醉後起登車,席上回尊勸僮僕。青天漫漫覆長路,遠遊無家安得住。願君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柳宗元唐代〕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 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朱熹宋代〕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 * ,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
  • 貧交行

    杜甫唐代〕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暮春

    趙長卿宋代〕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訊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月有感

    白居易唐代〕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南·春睡起

    金德淑宋代〕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縞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玉樓間。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湖中雁

    沈約南北朝〕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牽弱藻,斂翮帶餘霜。群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刷羽
  • 移居 其一

    陶淵明魏晉〕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鄰曲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食寄鄭起侍郎

    楊徽之唐代〕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水隔淡煙脩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難民醉,地迥樓高易斷魂。回首
  • 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宋代〕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岑參唐代〕酒泉太守能劍舞,高堂置酒夜擊鼓。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張元乾宋代〕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 鄂州南樓

    范成大宋代〕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渚,蜀江無語抱南樓。燭天燈火三更市,搖月旌旗萬里舟。卻笑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_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