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鬱郁澗底松

作者:左思 朝代:魏晉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詩詞問答

問:詠史·鬱郁澗底松的作者是誰?答:左思
問:詠史·鬱郁澗底松寫於哪個朝代?答:魏晉
問:左思的名句有哪些?答:左思名句大全

左思詠史·鬱郁澗底松書法欣賞

左思詠史·鬱郁澗底松書法作品欣賞
詠史·鬱郁澗底松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茂盛蔥翠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風中低垂搖擺著的小樹生長在山頂上。
由於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山頂徑寸的小樹,卻能遮蓋百尺之松。
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獲得權勢,有才能的人卻被埋沒在下級官職中。
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
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遺業,子孫七代做了高官。
馮唐難道還不算是個奇偉的人才嗎?可就因為出身微寒,等到白頭仍不被重用。

注釋
鬱郁:嚴密濃綠的樣子。澗:兩山之間。澗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離離:下垂的樣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樹。 
彼:指山上苗。徑:直徑。徑寸:直徑一寸。徑寸莖:即一寸粗的莖。 
蔭:遮蔽。此:指澗底松。條:樹枝,這裡指樹木。 
胄:長子。世胄:世家子弟。躡(niè聶):履、登。 
下僚:下級官員,即屬員。沉下僚:沉沒於下級的官職。 
“地勢”兩句是說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 
金:指漢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漢武帝到漢平帝,七代為內侍。(見《漢書·金日傳》)張:指漢張湯,他家自漢宣帝以後,有十餘人為侍中、中常侍。《漢書·張湯傳贊》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貴寵,比於外戚。”七葉:七代。珥(ěr耳):插。珥漢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這兩句是說金張兩家的子弟憑藉祖先的世業,七代做漢朝的貴官。 
馮公:指漢馮唐,他曾指責漢文帝不會用人,年老了還做中郎署長的小官。偉:奇。招:招見。不見招:不被進用。這兩句是說馮唐難道不奇偉,年老了還不被重用。以上四句引證史實說明“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況,是由來已久。

詩文賞析

這首詩寫在門閥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為出身寒微而受到壓抑,不管有無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要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的不平現象。“鬱郁澗底松”四句,以比興手法表現了當時人間的不平。以“澗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僅有一寸粗的山上樹苗竟然遮蓋了澗底百尺長的大樹,從表面看來,寫的是自然景象,實際上詩人藉此隱喻人間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會內容。形象鮮明,表現含蓄。中國古典詩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詩之前,如劉楨的《贈從弟》;在此詩之後,如吳均的《贈王桂陽》,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

“世胄躡高位”四句,寫當時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卻沉沒在低下的官職上。這種現象就好像“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使他們如此,由來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詩歌由隱至顯,比較明朗。這裡,以形象的語言,有力地揭露了門閥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現象。從歷史上看,門閥制度在東漢末年已經有所發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對門閥統治起了鞏固作用。西晉時期,由於“九品中正制”的繼續實行,門閥統治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其弊病也日益明顯。段灼說:“今台閣選舉,塗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即當塗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晉書·段灼傳》)當時朝廷用人,只據中正品第,結果,上品皆顯貴之子弟,寒門貧士仕途堵塞。劉毅的有名的《八損疏》則嚴厲地譴責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實,務依黨利;不均稱尺,務隨愛憎。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登進,附托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無報於身,必見割奪;有私於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暨時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時,實為亂源,損政之道一也。”(《晉書·劉毅傳》)這些言論都反映了當時用人方面的腐敗現象。左思此詩從自身的遭遇出發,對時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金張藉舊業”四句,緊承“由來非一朝”。內容由一般而至個別、更為具體。金,指金日磾家族。據《漢書·金日磾傳》載,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內侍。張,指張湯家族。據《漢書·張湯傳》載,自漢宣帝、元帝以來,張家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餘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於外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馮公,即馮唐。他是漢文帝時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長這樣的小官。這裡以對比的方法,表現“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體內容。並且,緊扣《詠史》這一詩題。何焯早就點破,左思《詠史》,實際上是詠懷。詩人只是借歷史以抒發自己的懷抱,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進行無情地揭露和抨擊而已。

這首詩哪裡只是“金張藉舊業”四句用對比手法,通首皆用對比,所以表現得十分鮮明生動。加上內容由隱至顯,一層比一層具體,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

標籤:古詩三百首抒懷

詩詞推薦

  •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姚鼐清代〕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水田放水聲。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五代〕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西林壁

    蘇軾宋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

    胡銓宋代〕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風月。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一

    李賀唐代〕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安夜雨

    薛逢唐代〕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當年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池州翠微亭詩

    岳飛宋代〕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

    龔自珍清代〕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田橫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匡山

    李白唐代〕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

    佚名兩漢〕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良人
  • 開愁歌

    李賀唐代〕秋風吹地百草乾,華容碧影生晚寒。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旗亭
  • 宴清都·初春

    盧祖皋宋代〕春訊飛瓊管。風日薄、度牆啼鳥聲亂。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溶溶澗淥冰泮。醉夢裡、年華暗換。料黛
  • 連州陽山歸路

    呂本中宋代〕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端午

    文秀唐代〕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高陽台 西湖春感

    張炎宋代〕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紀南陵題五松山

    李白唐代〕聖達有去就,潛光愚其德。魚與龍同池,龍去魚不測。當時版築輩,豈知傅說情。一朝和殷羹,光氣為列星。伊尹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梅

    陳亮宋代〕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事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政主張。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 梅

    王安石宋代〕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范成大宋代〕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宿

    湯顯祖明代〕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
詠史·鬱郁澗底松原文_詠史·鬱郁澗底松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