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南陵題五松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

聖達有去就,潛光愚其德。
魚與龍同池,龍去魚不測。
當時版築輩,豈知傅說情。
一朝和殷羹,光氣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極。
桐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
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
時命或大繆,仲尼將奈何。
鸞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
龜山蔽魯國,有斧且無柯。
歸來歸去來,宵濟越洪波。

詩詞問答

問:紀南陵題五松山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紀南陵題五松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紀南陵題五松山書法欣賞

李白紀南陵題五松山書法作品欣賞
紀南陵題五松山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聖達之人或隱或顯,喜歡晦光韜跡,莫辨智愚。
魚龍同池,魚知道何時龍將飛去?
當時和傅說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後會騰達嗎?
可是當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賞識以後,不是成為了國家的棟樑,氣沖斗牛嗎?
伊尹據說是生於桑樹間的,來歷不明,寄養在廚房師傅那裡,長大以後也能輔佐殷朝啊!
當太子當皇帝以後道德敗壞,伊尹照樣把他禁閉在銅宮中,自己毫無愧色擔當起攝政的責任。
三年以後,太子改邪歸正,伊尹又重新立他為帝,而自己仍舊發誓擔負輔翼的角色。
這是件多么膾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萬古英名。
當時運太背的時候,孔夫子也是沒有辦法的。
鳳凰的巢穴也會顛覆,麒麟也不到來,喝水都塞牙。
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龜山的陰影蒙蔽魯國一樣,有才無權位,能起什麼作用呢?
還不如歸來,隱居山林,等待時機。

注釋
南陵:唐縣名,在今安徽南陵。
五松山:山名,在今安徽銅陵西北。
聖達:才智高超的人。
就:歸、趨、從。
潛光:指避世。《晉書·郭瑀傳》:“潛光九皋,懷真獨遠。”
愚其德:有德而其貌若愚。《史記》:“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魚與龍:魚,喻一般人。龍,喻聖達。
傅說(fù yuè)情:傅說操築於傅岩,殷高宗得之,命為相,致殷中興。
和殷羹(gēng):這是殷高宗命傅說作相之詞,說他是國家極需要的人。
桐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伊尹將太甲放逐到桐宮,以使其悔過。桐宮,位於商湯墓附近。
則:法則、榜樣。
時命或大繆(miù):謂命運不濟,生不逢時。《莊子》:“時命大謬也。”命,命運。繆,差錯。
仲尼:孔子的字。
鸞(luán)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孔子家語》:“孔子自衛入晉,至河,聞趙簡子殺竇犨鳴犢、舜華,乃臨河而嘆曰:‘丘聞之,刳胎殺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鳳皇不翔其邑。何則?君子違傷其類也。’遂還,息於陬。”
宵濟:夜渡。

詩文賞析

李白這首長詩,主要以三位古代聖賢的事跡構作而成。詩人借古抒懷、以典述志,明晰地表達出詩人仕途“窮達”觀,含蓄地透露出詩人晚年的悲愁幽恨。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一般尤為仕人遵奉的信條,李白亦不例外。這首詩中以傅說和伊尹兩典來寫“達”。要“達”,一要仕人必須是一個人才,是池中之“龍”,要發聖賢之光,懷聖賢之德,具“佐皇極”之才能;要“達”,二要君主必須慧眼識賢才。殷高宗思賢若渴,夢得聖人,遍訪天下,終於在從事築牆勞動的努力中找到了賢相傅說;伊尹不過是商湯妻有莘氏的奴隸,又當過廚子,商湯卻不嫌其地位低賤,委以相位。這樣,“達”者就能“兼濟天下”,一展宏圖。殷商時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說曾運籌帷幄,大興殷室,死後亦化為天上星宿,他確是古來聖賢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伊尹的治績更為輝煌,他助湯攻擊夏桀,又歷佐卜丙、仲壬兩王,當太甲無道時,他果斷地將其放逐於桐宮,自己攝政,直至三年後太甲悔過修道,才復其帝位,忠心輔助。這種政績,不由得使詩人無限虔誠地吟出了“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的讚美。由此可見,“達”既是有才、適才、用才、成才的過程,又是君臣相悅、共治國政的過程。因此,“達”成了有為仕人、賢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第三個孔子的典故是寫“窮”。時世乘謬,運命不濟,聖賢仲尼也無可奈何。孔子一生奔走於衛、陳、齊、楚等列國間,四處碰壁。他自衛入晉,聞趙簡子殺二賢臣,曾感慨賢才求仕五路。他也曾登魯國龜山,作《孔子龜山操》,視季桓子若龜山之蔽魯,深感自己手無權柄,仕途窘窮,無法實現三代仁政,不得已而歸來牑下,厄而著《春秋》。詩中三個典故均舉名相大賢的事例,分析仕途甘苦,發窮達之論。

詩中大部分篇幅寫古時賢達者的豐功偉績,表現了詩人對他們的艷羨、讚美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而在孔子的典故中既對聖賢大德的儒家鼻祖一生窘窮寄於同情,還為自己與之類似的“窮”途末路悲憤不已。詩人所以舉孔子為仕“窮”的例子,還因為孔子明知理想難以實現,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追求從政理想的精神與自己產生了共鳴。綜上所述,李白的仕途“窮達”觀以“達”——入世濟民為核心的,他的憂喜備份由此而來,他的進步、偉大也由此而來。

標籤:抒懷懷才不遇憤懣

詩詞推薦

  • 虞美人·無聊

    陳維崧清代〕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台,修傍秦關蜀棧戰場開。倚樓極目添愁緒,更對東風語:好風休簸
  • 早雁

    杜牧唐代〕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竹枝詞四首

    白居易唐代〕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闇鳥一時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
  • 瘞旅文

    王守仁明代〕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雲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
  • 詠瀑布

    馮雲山〔清代〕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唐代〕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諒無
  • 木蘭花慢 滁州送范倅

    辛棄疾宋代〕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陳與義宋代〕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匡山

    李白唐代〕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桃源行

    王安石宋代〕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為薪。兒孫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周密宋代〕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謾記得,漢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雪月最相宜

    張孝祥宋代〕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錦纏道·燕子呢喃

    宋祁宋代〕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李綱宋代〕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淮蔡雄藩聯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媕婀群
  • 人月圓·山中書事

    張可久元代〕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闍提花三首

    李綱宋代〕深院無人簾幕垂,玉英翠羽燦芳枝。世間顏色難相似,淡月初殘未墜時。冰玉風姿照座騫,炎方相遇且相寬。紵衣
  • 明妃曲二首·其一

    王安石宋代〕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魏晉〕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坡羊·燕城述懷

    劉致元代〕雲山有意,軒裳無計,被西風吹斷功名淚。去來兮,再休提!青山盡解招人醉,得失到頭皆物理。得,他命里;失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范仲淹宋代〕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
紀南陵題五松山原文_紀南陵題五松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