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賜對榴花

作者:李洪 朝代:宋代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

安石榴開夏已深,動人絳萼綠成陰。
色空喻火宜知戒,伐性如斤莫浪侵。
半吐蹙巾傳麗曲,同尋雙葉寓歡心。
老來體物辜詩興,種種霜顛愧玳簪。

詩詞問答

問:和叔賜對榴花的作者是誰?答:李洪
問:和叔賜對榴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青玉案

    李呂宋代〕參橫月落聞街鼓。指楊柳、天邊路。冷澹梨花啼玉箸。五雲芝檢,八花磚影,穩上鰲頭去。 * 台冷秦雲暮。玉勒
  • 城外

    李商隱唐代〕露寒風定不無情,臨水當山又隔城。未必明時勝蚌蛤,一生長共月虧盈。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泗州觀唐氏書

    梅堯臣宋代〕唐氏能書十載聞,誰教精絕向紅裙。百金買書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軍。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秀亭秋懷十五首

    方回宋代〕去年醉家山,有菊余千本。客中今亡是,所至草苯{上艹下尊}。涼風迫九月,暇日上崖巘。野芳一二卉,亦足擷
  • 燭影搖紅(隔窗聞歌)

    張炎宋代〕閒苑深迷,趁香隨粉都行遍。隔窗花氣暖扶春,只許鶯鶯占。燭焰晴烘醉臉。想東鄰、 * 笑眼。欲尋無處,暗掐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謝莫升之惠茶

    趙蕃宋代〕雙罌稍輟焙中茶,好臥黃紬穩聽衙。御雨況聞當用瓦,固知不怕落檐花。
  • 澠池道中寄福昌令張景良通直

    晁補之宋代〕十年一夢間湖湘,欲往從之道阻長。可但知君愛彭澤,不應言我薄淮陽。馬穿崤底流泉白,鳥下關頭落照黃。愁作
  • 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詩三首

    葉適宋代〕潘君狂甚詩能古,葉子文高世莫驚。何處有田求二頃,向來三月決歸耕。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汪守三以詩來次韻酬之

    陳傅良宋代〕音合桑林律中宮,試聽布鼓亦三通。相從璧水浮蔥白,一別閩山擘荔紅。把釣扁舟將老去,款門多竹未全窮。若為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西堂

    楊蟠宋代〕謝公何所憶,白日看雲眠。忽夢惠連弟,遂得春草篇。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暮雪

    四錫宋代〕北風慘慘生微雪,微雪片片皆橫飛。梅花柳絮隨人歸,黃雲千里凝無輝。唯念蓬蒿何處客,緼袍不暖飢且羸。
  • 滄浪亭記

    歸有光明代〕浮圖文瑛居大雲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
  • 寶鼎現

    史浩宋代〕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
  • 講教洞

    高予文宋代〕一官羈絆混黃埃,壯抱雄懷久未開。我若有山如此好,掛冠即日賦歸來。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用傳安道和朱希真梅詞韻)

    朱熹宋代〕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出洞仙觀

    趙嘏唐代〕露濃如水灑蒼苔,洞口煙蘿密不開。殘月色低當戶斂,曉鐘聲迥隔山來。春生藥圃芝猶短,夜醮齋壇鶴未回。愁是
  • 閒遊

    陸游宋代〕已破京麈夢,還尋剡曲游。戴星離古戍,沖雨憩山郵。壁認曾題字,門橫昔渡舟。經行固多感,隨處寄悠悠。
  • 野鳧

    王炎宋代〕白水滿塘蒲荇青,野鳧相對浴春晴。背人飛去猶回顧,我已忘機莫浪驚。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 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

    蔡襄宋代〕大雪迷空野,征人尚遠行。乾坤初一色,晝夜忽通明。有物皆遷白,無塵頓覺清。只看流水在,卻喜亂山平。逐絮
  •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唐代〕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夜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
和叔賜對榴花原文_和叔賜對榴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