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悼亡三首原文

結髮為夫婦,於今十七年。
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
我鬢已多白,此身寧久全?
終當與同穴,未死淚漣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從來有修短,豈敢問蒼天?
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
譬令愚者壽,何不假其年?
忍此連城寶,沉埋向九泉!

詩詞問答

問:悼亡三首的作者是誰?答:梅堯臣
問:悼亡三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梅堯臣悼亡三首書法欣賞

梅堯臣悼亡三首書法作品欣賞
悼亡三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們成為結髮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互相廝這還嫌不夠,何況現在是永遠失去!
我鬢髮已多見斑白,這肉身還能堅持多久?
與你同穴為期不遠,未死時還是涕淚漣漣。

每次出門如同夢遊,逢人只能勉強應付。
歸來時孤寂之不更厲害,又能向誰訴說?
長夜難眠,耳聽窗中飛孤螢天空雁叫聲。
世間沒有比這更痛苦的,精神從此銷磨。

人生壽命不齊本屬自然,哪裡還敢質問蒼天?
見過無數人間女子,沒有誰比我妻美麗賢惠。
如此讓愚者壽賢者夭,為什麼賢者不能延年?
不忍心我這連城寶,就這樣沉埋在九泉之下!

注釋
十七年:梅堯臣與其夫人謝氏於天聖六年(1028)結婚,至慶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長捐:這裡指永遠失去。捐,拋棄,捨棄,丟棄。
鬢(bìn):本指耳邊的頭髮,這裡代指頭髮。
寧:難道。
同穴:同葬
漣漣(lián):淚流不止的樣子
身如夢: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狀態
強意:指勉強與人寒暄周旋之意。
誰河:誰人,哪個。
孤螢:數量少的螢蟲。
宵:夜晚。
精爽:指精神。
銷磨:同“消磨”,逐漸消退。
譬(pì):假如。修短:壽命的長短。
假:挪借。
連城寶:價值連城的寶物,指愛妻謝氏。

詩文賞析

第一首是總寫。“結髮”兩句以總敘起,著重在“十七年”。“十七年”而“相看猶不足”,便見愛之深、情之摯。“相看不足”之時,忽然中路“長捐”,詩人十分悲痛。語愈平淡,情愈真切。

元稹《遣悲懷三首》詩中說“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梅堯臣也寫謝氏身後的個人心情:由自己“鬢已多白”料想到“身寧久全”,逆計“同穴”之期當在不遠,可強作寬解;然而在“未死”之前,則一息苟存,即有“淚漣漣”而不能自止。幾番轉折,愈轉而愈深。

第二首則突出一點,作具體刻畫。情是抽象的,必須因事因景才能寫出;至於寫得“盡意”,則尤其難得。梅堯臣先從自己的“出門”與“歸來”寫起。司馬遷寫自己的悲痛心情,有“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注”,即是從“居”、“出”著筆的。梅堯臣的“每出身如夢”,比“不知所往”,表達更明晰。心在謝氏身上,故出門也像做夢一樣;“出門”“逢人”,也只是勉強應付。“出門”時有人談論,還可稍解悲戚;“歸來”時則孤寂之感更甚。潘岳《悼亡》詩“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亦即此情此景之寫照。人在“出門”時有所見聞,回來總想向親人講講,可是人亡室空,無人可以傾訴了。這一點寫出了最難寫的情意。接下去寫“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古人把喪妻之夫,比作鰥魚,謂其夜不閉眼。這兩句也就是描寫長夜失眠的景況。由於長夜難眠,所以窗中飛入“孤螢”、天空一聲雁叫,皆能察覺得到。這兩句刻畫得尤為真切。正所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世間無最苦”,謂世上沒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他的精神全部被這難熬的時光銷磨殆盡了。語近誇張,但非此寫不出鏤心刻骨之痛。

第三首,以“問天”形式,寫出愛情之專與悲哀之深。但他不直說問天,而先說“從來有修短”。人生壽命不齊,本屬自然;但為什麼愚者壽而賢者夭,那就要“問蒼天”了。構想之奇,正見用情之摯。特別是“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表面上誇張,卻又最合情理,因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有人戲謂其“情人眼中出西施”;難在做了“十七年”夫婦,還能持此看祛,其用情之專一,在當時士大夫中是頗為少見的。詩中把妻子寫得愈賢愈美,則妻子死後,詩人就愈加悼惜。陳石遺曾指此謂“從《詩經·衛風·碩人》中來”。梅堯臣雖不一定是有意摹擬《詩經》,而千古詩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後相同的。“忍此連城寶,沉埋向九泉!”正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陳師道詩句)了。

哀婉詩要求率直,於平淡中見真情。梅堯臣這三首悼亡詩,以質樸見長,曲折而淒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語言平淡,情真意切,把內容和形式完美的統一起來,副有很強的感染力。可謂是言情詩的傑作。

標籤:悼亡相思孤寂

詩詞推薦

  • 早春行

    王維唐代〕紫梅發初遍,黃鳥歌猶澀。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濕。玉閨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樓令 塞外重九

    納蘭性德清代〕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怪
  •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

    周端臣宋代〕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驚,綽約妝容花盡妒。樽前謾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重來
  • 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唐代〕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 臨江仙·送王緘

    蘇軾宋代〕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性德清代〕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夢冷蘅蕪

    納蘭性德清代〕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
  •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吳文英宋代〕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 新月

    納蘭性德清代〕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準待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莫教星替,守取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蘇軾宋代〕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黃庭堅宋代〕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吳文英宋代〕春語鶯迷翠柳,煙隔斷、晴波遠岫。寒壓重簾幔拖繡。袖爐香,倩東風,與吹透。花訊催時候。舊相思、偏供閒晝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日對酒

    高翥宋代〕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春又老

    王安石宋代〕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渾不掃。夢回情意悄。紅箋寄與添煩惱。細寫相思多少。醉後幾行書字小。淚痕
  • 竹馬子·登孤壘荒涼

    柳永宋代〕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哭李商隱

    崔珏唐代〕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只應
  •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納蘭性德清代〕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晏幾道宋代〕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花信來時

    晏幾道宋代〕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鶴仙·梅

    陸叡宋代〕濕雲粘雁影。望征路愁迷,離緒難整。千金買光景。但疏鍾催曉,亂鴉啼暝。花悰暗省。許多情、相逢夢境。便行
悼亡三首原文_悼亡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