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隱

作者:崔珏 朝代:唐代

哭李商隱原文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詩詞問答

問:哭李商隱的作者是誰?答:崔珏
問:哭李商隱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哭李商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其一
成紀郎官名字叫李義山,身歸黃土讓人空懷長嘆。
詩詞樹林的枝葉已落盡,學術界的浪濤一夜枯乾。
狂風暴雨把那燈燭吹滅,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應該到世外攀折玉樹,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壇。

其二
空懷有凌雲萬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開。
鳥啼花落斯人歸於何處,竹死桐枯鳳鳥不再飛來。
良馬不遇足因無主而彎,知音痛失心由斷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嘆陰陽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墳墓中來。

注釋
成紀:古縣名,戰國時設定,縣址大約在今甘肅秦安縣。星郎:《後漢書·明帝紀》:“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 * 受殃,是以難之。’”後因稱郎官為“星郎”。
適歸:往歸;歸向。高壤:土丘。一作“黃壤”。
詞林:詞壇。借指文學界。
學海:喻指學術界。波瀾:比喻詩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謂超脫於塵世之外。琪樹:仙境中的玉樹。
霓(ní)裳(cháng):神仙的衣裳。相傳神仙以云為裳。一作“霓衣”。絳壇:一作“玉壇”。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氣高超。
襟抱:懷抱之意。這裡指遠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傳說中的鳳凰非甘泉不飲,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棲。這裡是說社會殘酷地剝奪了李商隱生存下去的條件。
踠(wǎn):屈曲、彎曲的意思。
絕弦:斷絕琴弦,喻失去知音。
九泉:猶黃泉。指人死後的葬處。三光:古人以日月星為三光。
文星:文曲星,傳說中天上掌管人間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處指李商隱。

詩文賞析

這兩首詩是情辭並茂的悼友詩。李商隱是一代才人。李商隱的詩辭采精工富麗,韻調婉轉微,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但是,由於政治宗派鬥爭的原因,這樣的大詩人於病死滎陽後,文壇竟然出奇地沉默,極少有人賦詩撰文來紀念他。現存的當時悼念李商隱的詩僅有兩首。這珍貴的兩首《哭李商隱》詩出自李的摯友、詩人崔珏之手。

第一首詩表達對亡友李商隱的深切悼念,同時讚嘆其文學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運遭遇。

第二首,崔珏說李商隱有“才”且“凌雲萬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虛負”二字,便寫出了對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終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堅,而以“未曾開”收句,便表現了對世事的鞭辟和對才人的嘆惜。首聯貌似平淡,實則包含數層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隱坎坷世途、懷才不遇的一生。

中間兩聯,承首聯而寫“哭”。李商隱有《流鶯》詩:“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以傷春苦啼的流鶯,因花落而無枝可棲,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詩“鳥啼花落人何在”,則用“鳥啼花落”烘托成一幅傷感色調的虛景,喚起人們對李商隱身世的聯想,以虛托實,使“哭”出來的“人何在”三個字更實在,更有勁,悲悼的意味更濃。

第四句以“桐枯鳳死”暗喻李商隱的去世。《莊子·秋水》:“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足見其高貴。這鵷雛即是鳳一類的鳥。李商隱在科第失意時,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鴟鳥,而自喻為鵷雛(《安定城樓》:“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當時鳳在,就無桐可棲,無竹可食。此時竹死,桐枯,鳳亡,就更令人悲愴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審,可謂一哭三嘆也。

“良馬足因無主踠”,良馬不遇其主,致使腿腳屈曲,步履維艱,這是喻示造成李商隱悲劇的根本原因,要歸之於壓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現實。一般人都為此深感悲憤,何況作為李商隱的舊交和知音呢。“舊交心為絕弦哀”,明哭一聲,哀得慟切。春秋時,俞伯牙鼓琴,只有鍾子期聞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後,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絕弦罷彈。作者藉此故事,十分貼切地表達了對亡友真摯的情誼和沉痛的哀思。

尾聯作者獨運匠心,採用了“欲進故退”的手法,盪開筆觸,不說自己的悲哀,卻用勸慰的語氣說:“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意思是說:莫要悲嘆九泉之下見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現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間的一顆光芒四射的“文星”啊!這其實既不是安慰亡友,也不是詩人 * 。李商隱潦倒一生,鬱郁而逝,人世既不達,冥間不可期。因此說,這只不過是作者極度悲痛的別一種表達方式,是“反進一層”之法。

撼動人心的悲慟,是對著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兩這首詩就是緊緊抓住了這一點,把譽才、惜才和哭才結合起來寫,由譽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憤。譽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發就愈加濃烈,對黑暗現實的控訴愈有力,詩篇感染力就愈強。互為依存,層層相生,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詩詞推薦

  • 沁園春·夢冷蘅蕪

    納蘭性德清代〕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
  • 移居二首

    陶淵明魏晉〕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鄰曲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唐代〕遊人武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泜水

    鄭板橋〔清代〕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漾漾浮輕波,悠悠匯遠浦。千山倒空青,亂石兀崖堵。我來恣游泳,浩歌懷往古。逼側
  • 琴調相思引·送范殿監

    賀鑄宋代〕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祖席南城陌。便莫惜離觴頻卷白。動管色,催行色;動管色,催行色。何處投鞍風雨夕?臨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杜甫唐代〕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入門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代〕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 新月

    納蘭性德清代〕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準待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莫教星替,守取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遇舊友

    吳偉業明代〕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訊息苦難真。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山行留客

    張旭唐代〕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唐代〕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 同十一醉憶元九

    白居易唐代〕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

    賀鑄宋代〕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岑參唐代〕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謝公亭·蓋謝朓范雲之所游

    李白唐代〕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
  • 岳鄂王墓

    趙子昂元代〕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李清照宋代〕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宋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戲贈杜甫

    李白唐代〕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 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陳師道宋代〕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有聲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
哭李商隱原文_哭李商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