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晉

怨歌行原文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
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
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乾。
素服開金滕,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嘆。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

詩詞問答

問:怨歌行的作者是誰?答:曹植
問:怨歌行寫於哪個朝代?答:魏晉
問:曹植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植名句大全

曹植怨歌行書法欣賞

曹植怨歌行書法作品欣賞
怨歌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做國君既不容易,做臣下實在更難。
當忠信不被理功時,就有被猜疑的禍患。
周公輔佐文王、武王,“金縢”功績不滅永傳。
一片忠心輔助周王室,管叔、蔡叔反大造謠言。
周公待罪避居洛陽地,常常是老淚縱橫長流不乾。
天帝動怒日下大災難,雷鳴電閃捲地狂風猛又寒。
拔起了大樹吹倒莊稼,上天的威嚴不可觸犯。
成王感悟身穿禮服開金縢,尋求上天震怒日災的根源。
周公忠信大白天下,成王感動傷心悲嘆。
我真想奏完這支樂曲,可是這首樂曲又悲又長。
今日大家一起共歡樂,希望別後不要把它遺忘。

注釋
怨歌行:屬於樂府的《相和歌·楚調曲》。
良:實在。《論語·子路》:“為君難,為臣不易。”為此二句所本。
顯:明白,懂得。
見:被。疑患:猜忌。
“周公佐成王”:周公,蔡姬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曾輔佐武王建立周朝,制禮定樂。武王死,成王繼位,年幼,以周公輔政。
金縢(té風g):指用金屬捆封起來的柜子。刊:削除,磨滅。指周公請求代武王死之功不可磨滅。
二叔:指管叔姬鮮和蔡叔姬度,成王的二位叔叔。流言:指管、蔡二叔散布的周公要篡位的謠言。
待罪:等待懲罰。東國:東都洛陽,周公在流言起來的時候,到東都洛陽避居。當時曹植的封地在東方,東國一語也有隱喻詩人自己之意。
泫(xuà風)涕:流淚。泫:水珠下滴。流連:接連不斷。
皇靈:上天之靈。動變:感動而生變。古人認為天人之間有感應,這是說周公的遭遇感動了上天。據《尚書·金縢》載,周公避居洛陽的第二年秋天,鎬(hào)京暴風大作,雷電交加,把田禾颳倒了,把大樹拔起來。
震:打雷。
偃(yǎ風):倒下。秋稼:禾。
乾:觸犯,抗拒。
素服:指沒有文繡的衣服,古時祭天時所穿。
⒂端:原由,原委。
既顯:指發現了周公願以身代武王死的策文。
乃:於是。哀嘆:指周成王大為感悟,悲嘆不已。
“吾欲”四句:系詩末之套語,與詩旨無關,為合樂所加。竟:終。

詩文賞析

曹植後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曹魏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控訴了曹丕父子對他的迫害,抒發了自己備受壓抑,有志不得伸的滿腔悲憤情緒,表達了自己不甘階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強烈願望。這篇《怨歌行》抒發了詩人對曹丕殘害手足的滿腔悲憤,吐露了朝不保夕的不安心情,反映了統治集團內部殘酷的鬥爭,是詩人後期的“憂生之磋”。

標籤:抒懷悲憤

詩詞推薦

怨歌行原文_怨歌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