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關山月原文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詩詞問答

問:關山月的作者是誰?答:陸游
問:關山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陸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陸游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與金人議和的詔書已經下了十五年,可笑將軍們不戰徒然地駐守在邊疆。
豪門府第終日沉溺於宴樂歌舞,棚里的戰馬肥胖老死,軍庫中閒置的弓箭也已腐朽斷折了。
守望崗樓上報更的刁斗催促著月亮下山,三十歲從軍現已是白髮叢生。
誰又能理解羌笛聲中傳出的戰士心聲呢?落月的餘光把戰場上征人的屍骨照映。
中原大地古來戰爭不斷地發生,而今只能讓金人在此傳子生孫?
遺民忍死偷生盼望著失地收復,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淚望月輪!

注釋
關山月:樂府舊題,《樂府解題》雲“《關山月》,傷離別也”。
和戎:原意是與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實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至作者作此詩時,歷時為十五年。
邊:邊防,邊境。
“朱門”句:紅漆大門,借指豪門貴族。沉沉:形容門房庭院深邃。按:擊節拍。
“廄(jiù)”句:馬棚。肥死:馬棚里的馬不用,漸漸死去。弓斷弦:弓很久不用,繃的弦都斷了。
“戍樓”句:邊界上用以守望的崗樓。刁斗:軍用銅鍋,可以做飯,也可用來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調聲。
沙頭:邊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邊塞的戰士。
逆胡傳子孫:指金人長期占領中原。金自太宗完顏晟進占中原,至此時已有四世,故云傳子孫。又可理解為南宋當今君臣不思恢復。將它留給後代去處理。
“遺民”句:指金國占領下的中原百姓。恢復:恢復中原故土。

詩文賞析

《關山月》充分地體現了陸游愛國主義詩歌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比較完美的作品。飽含詩人憂國愛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憤,讀來使人淚下。這種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來自其偉大的愛國情懷,還在於其高超的藝術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構建了多重套疊的對比示現修辭文本。

從巨觀結構上看,全詩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轉韻。相應的在內容上也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分別選取同一月夜下三種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態度,作為全詩的結構框架。一邊是豪門貴宅中的文武官員,鶯歌燕舞,不思復國;一邊是戍邊戰士,百無聊賴,報國無門;一邊是中原遺民,忍辱含詬,淚眼模糊,盼望統一。這三個場景構成了三幅對比鮮明的圖畫,揭露和抨擊了當權者只顧縱情聲色,偷得一己安寧而置兵民痛苦於雲外的腐敗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詩人先以“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總領全詩,與下文的諸種場景形成直接的因果關係。詩的開始“和戎”句謂本應只是暫時權宜之計的和戎,卻一忽而過十五年,有批評之意;將軍能戰而不戰,“空”字質疑的語氣很重。繼以“朱門沉沉按歌舞”和“廄馬肥死弓斷弦”這兩個典型情景為著眼點,進行對比。一邊是深宅大院裡歌舞昇平;一邊是馬棚里戰馬肥死,武庫中弓弦霉斷。“朱門”句指朝廷的權臣、重臣已經忘懷了國土淪陷的現狀,“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寫出重臣不以國家為重,唯知作樂的情形。“廄馬”句寫英雄無用武之地寫得很沉痛。這種對比揭示了統治者終日醉生夢死,荒淫腐化,導致邊防武備一片荒廢的現狀。這說明他們早已忘卻國恥。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復國的偉大詩人陸游,面對統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強烈的憤慨之情如萬丈烈火,噴涌而出。

這因為南宋統治集團只顧自己的安樂,而不惜出賣國家、民族的利益。 “朱門”一句一針見血地揭露了他們妥協、投降的實質,在大敵當前,國土淪喪,民族危亡之際,統治者卻是一味追求燈紅酒綠,爭歌逐舞的享樂生活。他們貪生怕死,向敵人屈膝投降,採取不抵抗政策,下什麼自欺其人的“和戎詔”,致使那些養來抗敵的戰馬,用來殺敵的弓箭,死的死,斷的斷,而且馬是肥死,弓是朽斷。這是多么慘痛的現實呀!“廄馬肥死弓斷弦”是對“將軍不戰空臨邊”的補充,這兩句都與和戎下詔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第二段: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在這和戎詔下的十五年中,邊關沒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練,沒有驚心動魄的流血戰事,一切歸於風平浪靜,相安無事。在這裡,詩人把比較的著眼點聚焦於尚存者和死難者的命運和價值。對於尚存者來說,由於有最高統治者的“和戎詔”,多少年來,他們無所事事,只有以陣陣刁斗聲送走一輪又一輪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託於幽咽的笛聲中,每天都在這種百無聊賴的生活中打發時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許多三十歲左右參軍的壯士現在都已經白髮蒼蒼了。

一個“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壯士心”,寫得何等赤誠,一個反問句,顯得多么無奈!在這急促催月的刁斗聲中,在這如怨如泣的笛聲中,隱含了壯士們盼望殺敵立功,儘快結束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早日回歸久別的家園的迫切心情,但這種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說存活者還可以有一絲幻想,那么對於死難者來說呢?“沙頭空照征人骨”,一個“空”字,說明了戰士們殺敵和歸鄉的諸種願望,將隨著老死邊關、化做暴露於野的白骨而最終落空,也說明了他們的獻出的青春與生命毫無價值。

詩歌忌重字,這句詩卻與前面的“將軍不戰空臨邊”復用“空”字,看似敗筆的兩個字卻正好將“將軍”“征人”的生活命運構成了鮮明對比。生者無聊幽怨,死者暴屍沙場,生與死的對照畫面揭示了戰士的悲劇命運,反映了戰士的滿腔悲憤,字裡行間,飽含著詩人對和戎路線的無聲控訴和對邊關戰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誰知”等詞語是他這種心情的寫照。

最後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令宵垂淚痕!

從寫邊防戰士轉到寫人民,寫在敵人統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謂遺民。主要描繪中原遺民含淚盼望復國的畫面。“中原干戈古亦聞”,詩人首先展現了一幅遙遠浩瀚的歷史背景圖: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硝煙瀰漫的戰場,古代中華兒女為了抵禦外辱,曾經在這裡浴血奮戰。詩人此句用意深刻:這一句上與開頭的“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的現狀遙相對照,形成古今對比的情景,借古諷今;下與“豈有逆胡傳子孫”形成對比,詩人用了一個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式,表達了對和戎政策的無比憤慨之情。

緊接著,“逆胡傳子孫”和“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構成一幅對比鮮明的情景:一邊是占領中原的女真人在這裡子孫成群,其樂融融,準備落地生根;另一邊是中原遺民忍辱含淚,盼望統一,這兩個情景兩相對照,又融為一體。這幅圖景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陸游的另外兩句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原淪陷地區,胡人的盛囂塵上和遺民的痛苦悽慘,無不揭示了“和戎詔”的巨大禍害,展現了遺民的復國願望。遺民們深受異族 * ,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支持他們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軍能夠揮戈北上,恢復祖國統一的局面。然而遺民們期待北伐,盼望恢復的願望無法實現,他們只好空望著南方,傷心落淚。這就是結尾兩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的含義。

此詩的思想內容:《關山月》雖然既寫了統治集團,又寫了將士、遺民,但是從頭到尾貫穿著一條線索——南宋王朝下詔和戎,這是詩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為下詔和戎,將軍才不戰空臨邊,戰士才不得趁年輕力壯上陣殺敵,遺民才不得從外族統治的水深火熱之中解放出來。詩人的思想傾向是非常鮮明的,這就是詩中所表現的對南宋集團妥協投降政策的譴責,對抗敵愛國的將士和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正因為表現了這些思想,所以我們才說《關山月》集中體現了陸游愛國詩歌的進步內容和精神實質。陸游詩歌愛國主義精神還常常表現為他壯志未酬的憤懣。在《關山月》詩中,雖然不像《書憤》等詩那樣直接表現這一點,但是在“將軍不戰空臨邊”,“廄馬肥死弓斷弦”,“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間也隱含著自己傾音無路,壯志未酬的悲憤,詩人與抗金的將士們是息息相通的。

標籤:愛國壯志未酬悲憤

詩詞推薦

  • 賀新郎

    劉學箕宋代〕往事何堪說。念人生、消磨寒暑,漫營裘葛。少日功名頻看鏡,綠鬢鬅鬙未雪。漸老矣、愁生華髮。國恥家讎何年
  • 大鐵椎傳

    魏禧〔清代〕  庚戌十一月,予自廣陵歸,與陳子燦同舟。子燦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謀兵法,因問:“數游南北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八

    杜甫唐代〕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人赴安西

    岑參唐代〕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萬里鄉為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王清惠宋代〕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顰鼓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霍將軍北伐

    虞羲〔南北朝〕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涼秋 * 月,虜騎入幽并。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雲生。羽書
  • 柳梢青 春感

    劉辰翁宋代〕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台月明。輦下風光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紫萸香慢·近重陽

    姚雲文宋代〕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台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
  • 扶風歌

    劉琨魏晉〕朝發廣莫門,暮宿丹水山。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系馬
  • 雜曲歌辭涼州詞

    薛逢唐代〕昨夜蕃兵報國讎,沙州都護破涼州。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夜憶舍弟

    杜甫唐代〕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張魏公

    劉過宋代〕背水未成韓信陣,明星已隕武侯軍。平生一點不平氣,化作祝融峰上雲。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後觀棋絕句六首·選一

    錢謙益清代〕寂寞枯枰響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白頭燈影涼宵里,一局殘棋見六朝。
  • 送李判官赴東江

    王維唐代〕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九章之三·哀郢

    屈原先秦〕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去故都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國門而軫
  • 淒涼犯

    姜夔宋代〕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情懷正惡,更蓑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文天祥宋代〕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
  •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鹿虔扆唐代〕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
  •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棄疾宋代〕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
  • 漫感

    龔自珍清代〕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
關山月原文_關山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