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代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原文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開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詩詞問答

問: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的作者是誰?答:韋應物
問: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韋應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韋應物名句大全

注釋

韻譯
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
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
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心裡頭的煩躁苦悶將要消散、
嘉賓貴客重新聚集濟濟一堂。
自己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
未能顧及平民百姓有無安康。
如能領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釋,
性情達觀世俗禮節就可淡忘。
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儘管品嘗。
大家躬身飲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頭聆聽各人吟誦金玉詩章。
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鬆舒暢,
心裡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翱翔。
吳中不愧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學士簡直多如大海汪洋。
現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裡是僅以財物豐阜而稱強?

註解

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種兵器。

宴寢:宴,意為休息。宴寢就是私室,內室。這裡指休息的地方。

海上:指蘇州東邊的海面。

煩疴:煩躁。疴,本指疾病。

居處崇:地位顯貴。

斯民康:人民康樂。

理會:通達事物的道理。

達:曠達。形跡:指世俗禮節。

時禁:當時正禁食葷腥。

幸:希望,這裡是謙詞。

金玉章:文采華美、聲韻和諧的好文章。這裡指客人們的詩篇。

神歡:精神歡悅。

吳中:蘇州的古稱。

群彥:群英。汪洋:眾多。

大藩:這裡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詩文賞析

【簡析】:
這首詩系詩人作蘇州刺史時所寫,通過與文友聚會時的情景描繪,寫出閒適生活的情趣。語言樸素平淡,運用了白描手法,突現了秀麗清朗的藝術風格。
【評析】:

這是一首寫與文士宴集並抒發個人胸懷的詩。詩人自慚居處高崇,不見黎民疾苦。全詩議論風情人物,大有長官胸襟。敘事,抒情,議論相間,結構井然有序。(劉建勛)

【英文翻譯】: 
ENTERTAINING LITERARY MEN IN MY
OFFICIAL RESIDENCE ON A RAINY DAY
Outside are insignia, shown in state;
But here are sweet incense-clouds, quietly ours.
Wind and rain, coming in from sea,
Have cooled this pavilion above the lake
And driven the feverish heat away
From where my eminent guests are gathered.
...Ashamed though I am of my high position
While people lead unhappy lives,
Let us reasonably banish care
And just be friends, enjoying nature.
Though we have to go without fish and meat,
There are fruits and vegetables aplenty.
...We bow, we take our cups of wine,
We give our attention to beautiful poems.
When the mind is exalted, the body is lightened
And feels as if it could float in the wind.
...Suzhou is famed as a centre of letters;
And all you writers, coming here,
Prove that the name of a great land
Is made by better things than wealth.

這是韋應物晚年,任蘇州刺史時所作。

此詩可分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為開頭六句,寫宴集的環境,突出“郡齋雨中”四字。兵衛禁嚴,宴廳凝香,顯示刺史地位的高貴、威嚴。然而這並非驕矜自誇,而是下文“自慚”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僅池閣清涼,雨景如畫,而且公務驟減,一身輕鬆。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對嘉賓滿堂,詩人不禁喜形於色。寥寥數句,灑脫簡勁,頗有氣概。

第二層為“自慚”以下四句,寫宴前的感慨。“自慚居處崇”,不單指因住處的高大寬敞而感到慚愧,還包括顯示刺史地位的“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等因素在內,因為這些更使韋應物感到了自身責任的重大。

當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艱難困苦是觸發他“自慚”的最為直接的原因。詩人從儒家仁政愛民的思想出發,自覺地將“斯民”之康跟自己的華貴、威嚴及“居處崇”對比,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說過“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寄李儋元錫》)和“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觀田家》)等語,把自己所得俸祿與農民的辛勤勞動聯繫起來,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責任聯繫起來,為自己的無功受祿而深感慚愧,深感不安,這種深刻的認識,來自他歷年擔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將宴飲享樂了,解決這種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老莊思想了,於是,“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會老莊之理而遣送是非,達樂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跡,用這種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暫時忘懷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譴責。韋應物亦不能免給。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病。

第三層為“鮮肥”以下六句,寫詩人對這次宴集的歡暢體會。這次宴會,正值禁屠之日,並無魚肉等鮮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為主。這說明與宴者的歡樂並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會友、吟詩作賦上。詩人得意洋洋地說:“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他一邊品嘗美酒,一邊傾聽別人吟誦佳句傑作,滿心歡快,渾身輕鬆,幾乎飄飄欲仙了。

第四層為最後四句,盛讚蘇州不僅是財賦強盛的大藩,更是“群彥今汪洋”的人才薈萃之地,以回應題目上“諸文士燕集”的盛況。

標籤:敘事抒情

詩詞推薦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原文_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