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作者:張栻 朝代:宋代

原文

清坐鈴齋公事稀,春來風日更遲遲。
胸中水鏡渠自避,卻笑缿筒徒徒爾為。

詩詞問答

問:《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作者是誰?答:張栻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漁家傲

    歐陽修宋代〕一派潺湲流碧漲。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嶺頭明月上。迷俯仰。月輪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氣爽。菊花香里開新
  • 摸魚子

    許有孚元代〕買陂塘旋栽楊柳,山中道士家務。豐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陽風雨。蘭泛渚。雖信美江山,不似吾雙嶼。孫兒學語
  • 九仙公主舊庄

    王建唐代〕仙居五里外門西,石路親回御馬蹄。天使來栽宮裡樹,羅衣自買院前溪。野牛行傍澆花井,本主分將灌藥畦。樓上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論語絕句一百首

    張九成宋代〕可笑靈公不自量,區區小國事交爭。遽然問陣於夫子,夫子聞之故遂行。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蘇轍宋代〕憂來感人心,悒悒久未和。呼兒具濁酒,酒酣起長歌。歌罷還獨舞,黍麥力誠多。憂長酒易消,脫去如風花。不悟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移病還台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家園視園夫治畦植

    宋祁宋代〕臥治無功賜告回,聚叨鳴履上中台。壺公天壤非真死,蒙叟軒裳是儻來。經灌早蔬扶隴出,失刊園蕊犯簷開。此身
  • 反招隱

    曹勛宋代〕驊騮天下駿,所制在服箱。蘇秦天下辯,所失戀冠裳。達人貴自重,出處保龍光。山花麗雲錦,鳥語調絲簧。清泉
  • 因雞鳴不響厲而作

    晁說之宋代〕腸斷之雞不解鳴,要須煩汝報昇平。故知二虜非劉石,只是中原無祖生。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建昌渡暝吟

    韋莊唐代〕月照臨官渡,鄉情獨浩然。鳥栖彭蠡樹,月上建昌船。市散漁翁醉,樓深賈客眠。隔江何處笛,吹斷綠楊煙。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夏偶作

    李覯宋代〕閒愁不覺過年光,強半精神似醉鄉。幾度雨來成惡熱,有時雲斷見斜陽。古人事業塵空滿,故國園林草自長。賴得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鹿鳴小集奉餞赴省諸公

    曹彥約宋代〕便從場屋了經綸,看取朝家詔選掄。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鼎來時事方憂國,到底儒冠不誤人。青紫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又次韻帥初諸前七首

    陳著宋代〕世上紛紛博一廬,案頭矻矻守三餘。牢辭門外雞豚社,菜味深長手灌鋤。
  • 雨後

    釋行海宋代〕雨過山林近暮鍾,片懷寂寂對孤松。夜深笛怨梅花落,月照人間睡正濃。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胡邦衡秘監

    范成大宋代〕斯言向來立,千古敢疵瑕。有命孤蓬轉,何心勁箭加。人窮名滿世,天定客還家。回首冥恩怨,虛空不著花。
  • 次韻江陵張撫乾送行二首

    項安世宋代〕戌瓜達首夏,行李傍中秋。此意元衰懶,吾生足滯留。竹枝看峽舞,月子聽吳謳。官況能多少,棲棲一世愁。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
  • 了觀師繡觀音贊

    黃庭堅宋代〕六合內外,若有不觀音處。則此絲縷,不能堅固。橫此三十二應,共此一光明聚。了觀觀音,自知金針落處。知落
  • 題石山人

    白居易唐代〕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膻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存神不許三屍住,混俗無妨兩鬢斑。除卻
  • 晚起

    陸游宋代〕新晴窗日弄春妍,幌小屏深意自便。長恨病多妨痛飲,卻緣客少得安眠。雛鶯故故啼檐角,飛絮翩翩墮枕前。欲著
  • 寧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四首

    真宗宋代〕旨酒惟蘭,勺漿惟椒。福流瓚斝,光燭琨瑤。拜貺清宮,凝輝慶霄。神其如在,徘徊招搖。
  • 重遊英州碧落峒

    余靖宋代〕幽景前賢恨到難,泉聲清淺出岩間。區區宦路重來此,塵世難逢特地閒。

名句推薦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原文_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