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革斷罟匡君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

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助宣氣也。鳥獸孕,水蟲成,獸虞於是乎禁罝羅,矠魚鱉,以為夏槁,助生阜也。鳥獸成,水蟲孕,水虞於是乎禁罜,設阱鄂,以實廟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魚禁鯤鮞,獸長麑麋,鳥翼鷇卵,蟲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訓也。今魚方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

公聞之,曰:“吾過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無忘諗。”師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於側之不忘也。”

詩詞問答

問:里革斷罟匡君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里革斷罟匡君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里革斷罟匡君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魯宣公在夏天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網捕魚,里革割破他的魚網,把它丟在一旁,說:“古時候,大寒以後,冬眠的動物便開始活動,水虞這時才計畫用魚網、魚笱,捕大魚,捉龜鱉等,拿這些到寢廟裡祭祀祖宗,同時這種辦法也在百姓中間施行,這是為了幫助散發地下的陽氣。當鳥獸開始孕育,魚鱉已經長大的時候,獸虞這時便禁止用網捕捉鳥獸,只準刺取魚鱉,並把它們製成夏天吃的魚乾,這是為了幫助鳥獸生長。當鳥獸已經長大,魚鱉開始孕育的時候,水虞便禁止用小魚網捕捉魚鱉,只準設下陷阱捕獸,用來供應宗廟和庖廚的需要,這是為了儲存物產,以備享用。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樹枝,在水邊也不能割取幼嫩的草木,捕魚時禁止捕小魚,捕獸時要留下小鹿和小駝鹿,捕鳥時要保護雛鳥和鳥卵,捕蟲時要避免傷害螞蟻和蝗蟲的幼蟲,這是為了使萬物繁殖生長。這是古人的教導。現在正當魚類孕育的時候,卻不讓它長大,還下網捕捉,真是貪心不足啊!”
  宣公聽了這些話以後說:“我有過錯,里革便糾正我,不是很好的嗎?這是一掛很有意義的網,它使我認識到古代治理天下的方法,讓主管官吏把它藏好,使我永遠不忘里革的規諫。”有個名叫存的樂師在旁伺候宣公,說道:“保存這個網,還不如將里革安置在身邊,這樣就更不會忘記他的規諫了。

注釋
①宣公:即魯宣公。濫:這裡是沉浸的意思。泗:水名。發源於山東蒙山南麓。淵:水深處。里革:魯國大夫,斷:這裡是割破的意思。罟;網。匡:糾正。
②濫:漬,浸。泗:水名,在魯城北面。淵:深水。棄:拋棄。
③降:降下。土蟄:動物冬眠時潛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動的狀態。這裡指在地下冬眠的動物。發:奮起。這裡是說醒過來,鑽出土來。
水虞:古代官名,掌管水產。講:研究,練習。罛:大魚網。
罶:捕魚的竹籠。大口窄頸,腹大而長,無底。名:大。
登:通“得”,求取。
川禽:水中動物,如鱉蜃之類。嘗:嘗新,古代秋祭名。
寢廟:古代宗廟。古代宗廟分廟和寢兩部分。供祀祖宗的前殿稱廟,藏祖宗衣冠的後殿稱寢,合稱寢廟。
諸:“之於”的合音,其中“之”是前面動詞“行”的賓語,代上文提到的“取名魚,登川禽”。國: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國語》作“國”,不作“國人”,據改。宣:發泄,散發。氣:指陽氣。
④孕:懷胎。獸虞:古代官名,掌管鳥獸的禁令等。罝:捕獸的網。羅:捕鳥的網。矠:刺取。槁:乾枯。這裡指乾的魚。阜:生長。
⑤罜:小魚網。原選本作“罝”,今據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國語》改。阱:為獵取野獸而設的陷坑。鄂:埋有尖木樁的陷坑。
⑥櫱;樹木的嫩芽。也指樹木被砍伐後所生的新芽。
澤:聚水的窪地。伐:砍伐。夭:初生的草木。鯤:魚子。鮞:魚卵。長:使成長,撫養。麑:幼鹿。麋:幼麋。翼:用翼遮護,保護。鷇:待哺食的雛鳥。卵:鳥蛋。蟲:昆蟲,蟲子。舍:捨棄,放棄。蚔:蟻卵。蝝:蝗的幼蟲,是古人做醬的原料。蕃:繁殖,滋生。庶物:萬物。
⑦貪:貪慾。藝:限度。
⑧過:過失,錯誤。
⑨有司: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因稱官吏為“有司”。諗:規諫。
⑩師:樂師,名存。

詩文賞析

中國自古以來,對於有益於人類的鳥獸蟲魚,總是採取有節制的捕獲策略的。這大概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吧。

本文寫魯宣公不顧時令,下網捕魚,里革當場割破魚網,強行勸阻的經過。情節雖簡,卻極盡起伏變化之妙;事情雖小,卻蘊含深刻的道理。

里革先聲奪人,引古論今,批評宣公任意捕魚的行動,是出於貪心。樂師存也是快人快語,使“匡君”的主題更加突出。

注意保護自然資源,古人很早就從實踐中總結出來了。本文借里革之口對此作了很好的闡述。魯宣公不懂得這個道理,受到里革的批評,但他那種勇於改正錯誤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標籤:古文觀止哲理

詩詞推薦

  • 豫讓論

    方孝孺明代〕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
  • 逍遙遊

    莊周〔先秦〕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 諱辯

    韓愈唐代〕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
  • 插秧歌

    契此〔五代〕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論語七則

    佚名先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楚歸晉知罃

    左丘明先秦〕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
  • 張益州畫像記

    蘇洵宋代〕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
  •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柳宗元唐代〕將為穹谷嵁岩淵池於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
  • 桐葉封弟辨

    柳宗元唐代〕古之傳者有言: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周公入賀。王曰:“戲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戲。
  • 朋黨論

    歐陽修宋代〕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
  • 祭十二郎文

    韓愈唐代〕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  嗚呼!吾少孤,
  • 雜說四·馬說

    韓愈唐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
  • 雉子班

    佚名兩漢〕雉子,班如此。之於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偶題

    杜甫唐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騷人嗟不見,漢道盛於斯。前輩飛騰入,餘波綺麗為。後賢
  •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蘇軾宋代〕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朱敦儒宋代〕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子產論尹何為邑

    左丘明先秦〕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
  • 春日偶成

    程顥宋代〕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宋代〕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
  • 象祠記

    王守仁明代〕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
里革斷罟匡君原文_里革斷罟匡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