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作者:契此 朝代:五代

插秧歌原文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詩詞問答

問:插秧歌的作者是誰?答:契此
問:插秧歌寫於哪個朝代?答:五代

契此插秧歌書法欣賞

契此插秧歌書法作品欣賞
插秧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手捏青青秧苗將其種進田裡,一低頭就能看見水中倒映的天空。
只有秧苗的根須無損才能長成稻穀,插秧的時候感覺是在後退其實是在前進。

注釋
青苗:指稻秧。
福田:謂積德行善可得福報,如播種田地可得收穫。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此句以六根清淨方可學佛修道,比喻插秧時洗淨秧根有利秧苗成長。
後退原來是向前:此句大實話,富含哲理,乃暗喻方便修行之法。

標籤:哲理

詩詞推薦

  • 北人食菱

    江盈科〔明代〕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
  •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朱熹宋代〕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錢若賡斷鵝

    褚人獲〔清代〕明萬曆中,錢若賡守臨江,有異政。有鄉人持一鵝入市,寄店中後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云:“群鵝我鵝也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河中石獸

    紀昀清代〕滄州南一寺臨河乾,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
  •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唐代〕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 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二翁登泰山

    佚名〔〕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
  • 論語七則

    佚名先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王孫圉論楚寶

    佚名先秦〕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
  • 墨池記

    曾鞏宋代〕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
  • 山中五絕句。澗中魚

    白居易唐代〕海水桑田欲變時,風濤翻覆沸天池。鯨吞蛟斗波成血,深澗游魚樂不知。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唐代〕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暮春即事

    葉采宋代〕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曾參烹彘

    韓非先秦〕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
  • 晏子答梁丘據

    佚名〔〕梁丘據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據忠且愛我。我欲豐厚其葬,高大其壟。”晏子曰:“敢問據之忠且愛於君者
  • 寇準讀書

    佚名宋代〕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
  • 為學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清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永宋代〕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
  •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宋代〕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放過 一作:放出)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城南十六首晚春

    韓愈唐代〕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 鄒忌諷齊王納諫

    劉向兩漢〕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插秧歌原文_插秧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