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孫皓初童謠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詩詞問答

問:吳孫皓初童謠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吳孫皓初童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吳孫皓初童謠書法欣賞

佚名吳孫皓初童謠書法作品欣賞
吳孫皓初童謠書法作品

注釋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詩文賞析

三國時期,地處東南的吳國是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家。但在孫權病亡前後,統治集團內部在繼承權問題上就亂開了。朝官分成擁嫡、擁庶兩派,為廢、立太子鬥爭非常尖銳。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內部矛盾很快表面化,宗室和大臣間彼此屠戮,長期進行爭權奪勢的鬥爭。孫權之後,由孫亮、孫休先後稱帝,為時不長。公元264年,由孫皓執政。這個吳國的末代皇帝凶頑 * ,窮奢極侈。他用剝麵皮、鑿眼睛、滅三族等酷刑 * 。後宮已有數以千計的宮女,還在民間掠奪少女。甚至明令年年上報“將吏家女”的名冊,女孩子一到十五、六歲就要“簡閱”一番,供其挑選。暴虐的政治,苛酷的剝削,激起人民不斷起義,終於將吳國推進覆滅的深淵。

在吳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遷都事件。公元211年,孫權從吳遷都秣陵,並改名建業(即今南京),後來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孫權遷都鄂,改名武昌。229年,又還都建業。很有進取精神的孫權,十分重視這兩個軍事重鎮,通過建都,使兩地經濟日臻繁榮;尤其是建業,成了南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到孫皓時代,公元265年,他在西陵督闡的建議下,也來了一次遷都。什麼原因呢?據說“荊州有王氣”。而建業宮殿已破舊。這個貪慾無度的暴君但求享盡人間歡樂,於是吹吹打打地從建業搬到武昌,並下令揚州地區的人民遠道從長江送去供享樂的一切耗資。沿江人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政事多謬”,加上“公私窮匱”,雖然孫皓還在醉生夢生之中,可國政已是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了。左丞相陸凱是孫權留下的舊臣,對孫權的治國之道有切身感受,對孫皓的腐配專橫有冷靜觀察,算得是個統治集團中的清醒者。憑藉舊臣身份,還敢於直言疏。《吳孫皓初童謠》就是陸凱在武昌勸孫皓時引用的一首童謠。陸凱在這個奏疏中,痛陳國衰民弱之現狀,力勸孫皓“省息百役,罷去苛擾,科出宮女,清選百官。”孫皓當然十分不悅,只是懾於陸凱的“宿望”,才沒有加害於他。

《吳孫皓初童謠》僅短短四句,卻從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難、怨恨和不平。儘管武昌有美魚可烹食,有房屋可停居,但百姓寧願到建業去,即使在那裡只能飲水充飢,以至如履死地,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為什麼呢?就因為武昌為孫皓所居,人民苦於 * 久矣,已不能共存於一處。當然,這裡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建業曾是孫權的古都,人民嚮往建業,實是懷念創業皇帝孫權。當時為了備戰,孫權雖然也曾強賦厚稅,然而他個人尚能自持節儉。在倡導發展農業生產時,他不但贊同陸凱開墾農田的命令,而且主動提出他和兒子們親自受田耕種,“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公元247年,建業宮年久失修,武昌宮已用了二十八年,這些材料不能再用,建議採伐新材以築新宮。孫權不許。認為正是戰爭期間,百姓負擔已重,如若再有通伐,就會妨損農桑。堅決讓臣下搬來武昌宮材瓦改作太初宮。對比孫皓的暴虐貪殘,人們能不痛恨萬分嗎?童謠正是通過嚮往建業、遠避武昌這種直率的語言責孫皓。以寧死而不願留居武昌的激憤之聲,揭露了當時“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會現實,控訴了孫皓集團的滔天罪惡,抗議了他們的胡作非為。

當時永安山區的農民忍無可忍,在施但領導下發動了一場起義。初則數千人,發展到萬餘人,直殺至建業城裡,給孫皓政權以極大威脅,就在這種怨人怒的境況下,孫皓不得已於266年冬天灰溜溜地還都建業,一方面血腥鎮壓施但義軍,一方面以此平息朝野反抗。但是,他的驕奢淫慾並就此收斂。一到建業又耗費數以億計的資財築起了一座顯明宮,“大開園囿,土山樓觀,窮極伎巧。”陸凱也曾強勸,而孫皓至死不悟,終於弄到財竭國亡的地步。

這首歌謠為陸凱作為例證引用於奏疏中,但保留著民謠樸實生動的面貌。它用強烈對比的手法,從正反兩方面突出反封建 * 的主題思想。相近的句式,相近的韻腳,成為在民間口相傳、不脛而走的有利條件。

標籤:古詩三百首憂國憂民

詩詞推薦

  •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唐代〕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
  • 歸園田居 其一

    陶淵明魏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

    蘇軾宋代〕長笑蛇醫一寸腹,銜冰吐雹何時足。蒼鵝無罪亦可憐,斬頸橫盤不敢哭。豈知泉下有豬龍,臥枕雷車踏陰軸。前年
  • 淮村兵後

    戴復古宋代〕小桃無主自開花,菸草茫茫帶曉鴉。幾處敗垣圍故井,鄉來一一是人家。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暑旱苦熱

    王令宋代〕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乾。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唐代〕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
  • 梅花絕句·其一

    陸游宋代〕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過零丁洋

    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相和歌辭苦寒行

    僧齊己唐代〕冰峰撐空寒矗矗,雲凝水凍埋海陸。殺物之性,傷人之欲,既不能斷絕蒺藜荊棘之根株,又不能展鳳凰麒麟之拳跔
  •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張元乾宋代〕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
  •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葉夢得宋代〕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敧斜。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
  •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陸游宋代〕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 梅

    王安石宋代〕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宋代〕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夏意

    蘇舜欽宋代〕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春雲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桓靈時童謠

    佚名兩漢〕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 秋望

    李夢陽明代〕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 立春日禊亭偶成

    張栻宋代〕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差差。
  • 落花

    宋祁宋代〕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迸淚,章台人去骨遺香。可能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_吳孫皓初童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