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

名句出處

摘自《文心雕龍·通變》

解釋:要在樸素和文采之間斟酌盡善,在雅正與庸俗之間考慮安排恰當,然後才有資格談論文學創作繼承與革新問題。

原文摘要:
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疏古,風昧氣衰也。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桓君山雲∶“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采;及見劉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雲∶“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雲∶“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馬融《廣成》雲∶“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入乎西陂”。揚雄《校獵》雲∶“出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雲∶“日月於是乎

劉勰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勰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書法作品欣賞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書法作品

劉勰名句,文心雕龍·通變名句

詩詞推薦

  • 登祥雲庵謁東林明首座

    釋正覺宋代〕伐木清喔癖在腸,握筇蒼磴履重霜。玲瓏墮壑乳泉響,蕭瑟到門松吹香。高寒夜雨凍一色,虛淨曉雲流五光。社散
  • 次韻秋崖落成

    方岳宋代〕高亭著處出奇峰,不枉平生此與濃。力士鐺隨狂李白,華陽巾墊郭林宗。菊花籬落秋寥廓,山市人家翠疊重。病起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詩詞名句
  • 漫興

    汪藻宋代〕晨起翛然曳杖行,一簾疏雨作秋清。老來歲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結子成?
  • 小隱春日

    宋庠宋代〕小隱非吾土,幽懷屬暮春。人憂原憲病,鬼笑子龍貧。草合看迷路,篁抽欲過鄰。俗嘲慵自解,鼷弩惜千鈞。
  • 玉樓春

    石孝友宋代〕黃鐘應律扶炎統。舜日迎長佳節用。娟娟芳意著花梢,盎盎暖香浮酒瓮。壽觴喚取纖纖捧。雨歇珠簾雲繞棟。興來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詩詞名句
  • 懷舊

    陸游宋代〕鶴鳴山下竹連雲,鳳集城邊柳胦門。當日不知為客樂,如今回首卻消魂。
  • 和金沙蔣文海韻

    仇遠宋代〕海翁古徵士,接武諸公後。聞名三十年,傾蓋即如舊。示我伐木章,無能出其右。籊籊秋竹竿,坐睨蒲質朽。試問
  • 詠箋

    於革宋代〕七八葉蘆秋水裡,兩三個雁夕陽邊。筆頭到處渾無礙,掃破寒潭一簇煙。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詩詞名句
  • 代寄邊人

    鄭準唐代〕君去不來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殘夢過橋驚。聖澤如垂餌,沙場會息兵。涼風當為我,一一送砧聲。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詩詞名句
  • 臨江仙

    劉鎮宋代〕盪紫飄紅芳信斷,都無人問穠纖。吟鞭倚醉問涼蟾。香消金縷篆,塵壓寶妝奩。夢峽朝雲飛不到,一春離緒厭厭。
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