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綿蕝

綿蕝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載:叔孫通欲為漢高祖立朝儀,“遂與所征三十人(魯諸生)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綿蕞野外”,習肄月余始成。司馬貞索隱引韋昭云:“引繩為綿,立表為蕞。”又引賈逵云:“束茅以表位為蕝。”蕞,通“蕝”。後因以“綿蕝”為制訂、整頓朝儀典章的典故。《舊唐書.杜鴻漸傳》:“鴻漸素習帝王陳布之儀,君臣相見之禮,遂採摭舊儀,綿蕝其事。”宋 范仲淹《奏乞兩府兼判》:“太常禮院,用歷代之禮,或不謹於典法,隨時綿蕝。”引申指經營創建。宋 劉克莊《念奴嬌.二和丙寅生日》詞:“草堂綿蕝,百年棲托於此。”

綿蕝字典分解

綿蕝的解釋 亦作“緜蕝”。見“ 綿蕞 ”。

綿的解釋 綿 (綿) mián 蠶絲結成的片或團,供絮衣被、裝墨盒等用:絲綿。綿綢。綿里藏針。 像絲綿那樣柔軟或薄弱:綿薄。綿軟。綿力。 像絲綿那樣延續不斷:綿延。綿聯。

蕝的解釋 蕝 jué 古代朝會時表示位次的茅束:“置茅蕝,設望表。” 標誌。 古書上說的一種水草。 古代行泥路的用具。 一種攔水捕魚的器具:“帆邊漁蕝浪,木末酒旗風。”

多學學:綿山【歷史地名】

①在今山西平定縣東。《方輿紀要》 卷40平定州: 綿山 “在州東九十里,一名紫荊山。周三十里,澤發水出焉”。《清一統志·平定州》 云: “舊傳介子推避晉文公處,中有介子推廟。”②又名介山。在今山西介休市東南。古時山下有綿上之田,因名。《清一統志·汾州府》: 介山 “在介休縣南四十里。即介之推隱時,山下地名綿上。亦曰綿山”。③在今四川綿陽市北。《方輿紀要》 卷67綿州 “富樂山” 條內: “綿山在

綿蕝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