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薰一蕕,十年有臭

歷史字典解釋

薰:香草。蕕:臭草。 一株香草和一株臭草雜放在一起,過了十年還有臭氣。 比喻善的易被惡的掩蓋,一時難以改變。語出《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杜預註:“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惡難除。”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至於處鮑居蘭,玩所先入;染絲斫梓,功在初變。器成采定,難復改移,一薰一蕕,十年有臭,豈可易哉?豈可易哉?”《朱子語類》卷一二九:“小人如何不去得?自是不可合之物。‘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觀仁宗用韓、范、富諸公,是甚次第!只為小人所害。”

歷史典故推薦:行若無事

行:行動,舉止。行動上好像沒有這么一回事,形容舉止鎮靜,不慌不亂。柯靈《在西湖——抗戰結束的那一天》:“日本兵照舊在那兒活動,行若無事。”亦作“行所無事”。清.李伯元《中國現在記》二回:“見面之後,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一薰一蕕,十年有臭歷史

相關歷史

一薰一蕕,十年有臭_一薰一蕕,十年有臭介紹_歷史典故